ESG周刊017期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三項碳中和團體標準;首個工業碳管理服務平臺上線
本期導覽——
【政策導向】《關于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4年版)》等文件發布
【標準與評價】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三項碳中和團體標準
【觀察與研究】研究顯示2023年夏季為兩千年來最熱
【實踐案例】首個工業碳管理服務平臺上線
【負面監測】平安銀行因五項違法違規事實被處罰款合計6723.98萬元
【聲音與觀點】中集集團可持續發展總監李柱文、中國德國商會馬銘博
【ESG公告牌】普惠性AI輔助ESG報告撰寫工具啟動免費公測,《外貿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知識手冊》上線
特別關注——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提出全領域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全方位增強城市數字化轉型支撐、全過程優化城市數字化轉型生態。
在關切社會責任的豐富普惠數字公共服務方面,意見指出要推進適老助殘無障礙設施與公共服務數字化改造,積極發揮社會和市場力量助力重點人群跨越數字鴻溝。推動打造低成本、高體驗、交互式的社區、居家智慧養老服務場景。普及數字生活智能化,加快智慧餐飲、智能出行、數字家庭、上門經濟、即時零售等新場景建設,打造城市數字消費新地標。
在關切環境責任的優化綠色智慧宜居環境方面,積極發展綠色智慧協同模式,鼓勵有條件地區推進省市縣一體化碳達峰、碳中和數智化管理,開展重點行業和區域碳排放監測分析,在產業園區、商務區等建設零碳智慧園區、綠色智能建筑。建立多方參與的碳普惠機制,探索構建個人企業碳賬戶、碳足跡等數據空間應用。倡導綠色出行、數字消費等低碳生活方式,引導居民生活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
政策導向
《關于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發布
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發布《關于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積極發展綠色智慧協同模式,鼓勵有條件地區推進省市縣一體化碳達峰、碳中和數智化管理,開展重點行業和區域碳排放監測分析,在產業園區、商務區等建設零碳智慧園區、綠色智能建筑。建立多方參與的碳普惠機制,探索構建個人企業碳賬戶、碳足跡等數據空間應用。(據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4年版)》發布
5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4年版)》予以公告。目錄包括鋼鐵行業節能降碳技術、有色金屬行業節能降碳技術、石化化工行業節能降碳技術、建材行業節能降碳技術、機械行業節能降碳技術等。(據工業和信息化部)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公開征求意見
5月16日,生態環境部網站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該方案從深化排污許可制度改革、建成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全面落實固定污染源“一證式”管理等方面,提出深化排污許可制改革主要內容。征求意見稿及其編制說明可登錄生態環境部網站“意見征集”欄目檢索查閱。征求意見截至2024年5月31日。(據生態環境部)
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發布《主要高耗能行業重點用能企業能效核查工作方案》
5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發布《主要高耗能行業重點用能企業能效核查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求,2024年對全區石化、焦化、化工、現代煤化工、建材、鋼鐵、有色、煤電行業412家重點用能企業開展能效核查工作,核查內容包括:企業能耗相關情況、主要高耗能產品能效水平、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水平、企業及項目能耗強度情況、節能降碳診斷、節能降碳改造和設備更新建議等。(據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上海市碳排放核查第三方機構管理辦法》印發
5月15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印發《上海市碳排放核查第三方機構管理辦法》。該辦法適用于受市生態環境局委托對上海碳交易市場納入配額管理單位提交的碳排放報告進行核查的碳排放核查第三方機構和其核查人員,以及核查機構的碳排放核查活動的管理。(據上海市生態環境局)
標準與評價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三項碳中和團體標準
5月15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紡織行業碳中和工廠創建和評價技術規范》《碳中和紡織品評價技術規范》《紡織品碳標簽技術規范》三項團體標準。為驅動企業真正減排和防止洗綠現象滋生,標準中對“信息披露與監督機制”進行了明確規定,對碳中和工廠“創建聲明”和“實現聲明”中隱藏關鍵信息的表述“零容忍”,對企業宣傳/公眾溝通話術做出規定,避免模糊表述造成信息誤導。(據新京報)
觀察與研究
《中國適應氣候變化進展報告(2023)》發布
5月15日,生態環境部編制的《中國適應氣候變化進展報告(2023)》發布,報告指出,2022年以來,我國積極完善適應氣候變化政策體系,已推動多地編制實施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重點領域發布適應氣候變化政策文件80份,為提升氣候韌性提供了重要指導。同時,水資源、陸地生態系統、海洋、農業、衛生健康等重點領域的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提升氣候韌性、有效防范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作出了重要貢獻。(據生態環境部)
研究顯示2023年夏季為兩千年來最熱
最新研究顯示,2023年北半球夏季不僅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季,而且是大約兩千年以來最熱的夏季。根據14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的論文,2023年夏季氣溫在長達兩千年的時間里高居榜首。研究人員查閱了19世紀中葉以來的氣象記錄,分析了北半球9個不同地點的樹木年輪后得到更早的氣溫數據,得出上述結論。(據新華社)
實踐案例
首個工業碳管理服務平臺上線
2024年上海市節能宣傳周期間,上海市工業碳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據悉,該平臺為國內首個工業領域碳管理綜合性服務平臺,集企業組織碳核算、產品碳核算、碳認證、碳效評價、碳金融、ESG等功能為一體,可實現企業碳足跡申請、核算、報告生成、第三方核查、認證一站式管理服務。平臺已內置風電、太陽能等高端裝備類,鋰電池等電子信息類,食品、家具、紙制品等消費品類等50余個核算模型。(據人民日報)
華潤化學材料發布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近日,《華潤化學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在深交所正式發布。這是華潤化學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第三份可持續發展報告,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五星級”評級,在過程性、實質性、可比性、可讀性、可及性五個評級維度獲五星。(本報訊)
負面監測
平安銀行因五項違法違規事實被處罰款合計6723.98萬元
5月17日,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平安銀行存在五項違法違規事實,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合計6723.98萬元,其中總行6073.98萬元,分支機構650萬元。對此,平安銀行回應稱,該行于2019年接受原銀保監會檢查,近日收到了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據北京商報)
中泰化學被罰500萬元,股票停牌一天
5月17日晚間,中泰化學發布公告稱,公司及相關責任人5月17日收到新疆證監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查明,中泰化學2022年年報中存在虛假記載;未及時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的關聯交易;案涉公司債券及債務融資工具存續期披露的年報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新疆證監局決定對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500萬元罰款。公司股票于5月20日停牌一天,5月21日開市起復牌并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據每日經濟新聞)
浙江富潤因年報虛假記載被罰550萬元
5月17日晚間,浙江富潤披露了浙江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書顯示,該公司通過虛構業務,虛增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導致公司披露的2020年年報、2021年年報和2022年半年報存在虛假記載。浙江證監局決定:對浙江富潤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550萬元罰款。(據經濟觀察報)
聲音與觀點
中集集團可持續發展總監李柱文:企業可以通過深化ESG實踐,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企業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時候,就要考慮到綠色轉型、創新、公司治理。從這個角度來看,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企業踐行ESG的必然方向和顯性表達,良好的ESG表現一定會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據21世紀經濟報道)
中國德國商會馬銘博:環境問題已非常嚴峻,ESG不能被推遲
“消費是由年輕人驅動的,年輕人也看到生活在一個有臟空氣、臟水、很多污染的世界是多么糟糕,并且他們有權利說‘如果我買得起,我就會買你的產品,但你必須保證不傷害環境’。”(據澎湃新聞)
ESG公告牌
《外貿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知識手冊》上線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日前上線《外貿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知識手冊》第一期,內容包括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碳足跡、綠證綠電、中國碳市場、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航運業綠色轉型等。(據商務部對外貿易司)
青悅數據啟動普惠性AI輔助ESG報告撰寫工具免費公測
5月16日,青悅數據旗下青悅ESG發布信息:普惠性AI輔助ESG報告撰寫工具啟動免費公測。據稱,該工具覆蓋國內外主流ESG標準,目前已支持AI輔助生成各個章節內容,同時在填寫時提供同行業高質量ESG報告作為參考。(據青悅數據)
(聲明:ESG公告牌欄目作為信息公開交流平臺,將無償幫助有關基金會、企業、社會組織和研究機構發布有關ESG的活動預告、人員招聘、公開披露、社會聲明及可供使用的“工具”等信息。《公益時報》將根據有關主體公開的信息進行轉載,不對以下信息的真實性、結果性承擔包括審查在內的任何法律責任,請讀者慎重、理性擇取本部分信源。另:本欄目長期征集有關內容,歡迎致信聯絡郵箱liqing@gongyishibao.com,或在“公益時報ESG交流平臺”社群中直接聯系管理員)
本期編輯:趙明鑫丨實習生:王津
責任編輯:李 慶
收錄周期:2024年5月14日至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