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與公益046丨政策引導企業ESG行動關注為老服務
特別關注: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民政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中國式養老事業 服務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涉及多個企業社會責任行動議題,引導企業ESG行動關注為老服務。
在關注鄉村養老方面,該意見要求加大金融資源傾斜力度,支持鄉村旅居式養老服務等農村特色養老產業發展,推動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網絡布局,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
在防詐反詐方面,該意見指出要采取多種方式加大老年人基礎金融知識和防詐騙知識宣傳普及力度,提升老年人基本金融素養,增強防范電信詐騙、非法集資、假幣侵蝕的意識和能力。
對于企業而言,社會責任與公益行動應該關注實際議題,同該問題所呈現的復雜現狀耦合。當企業社會責任與公益行動還沒有重點時,應該結合企業實際業務與優勢,結合政策導向與有關議題研判,開展針對議題的深度實踐。
E-環境責任
本周值得關注的環境責任動態如下:
·近日,商務部等五部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工作的通知》。
【益場觀察】《關于組織開展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按照“因地制宜、各有側重”的原則,結合人民群眾消費實際,重點圍繞二手手機、服裝、家具等開展試點工作,利用三年左右時間,形成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二手商品流通典型案例。
S-社會責任
本周值得關注的社會責任動態如下: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民政部等部門印發《關于促進醫養結合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益場觀察】《關于促進醫養結合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提升服務質效,推廣團隊服務……社會工作者及志愿者等組成的服務團隊,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綜合連續的健康服務。對于企業開展ESG行動來說,該意見為企業志愿服務指出方向。企業可依托業務或員工自身優勢開展志愿服務項目策劃,尤其注意“連續性”問題,即長期關注、長期參與、定期評估。
G-治理責任
本周值得關注的治理責任動態如下:
·據信用中國官方網站通報,近日,江蘇昆山虹橋醫院有限公司因重復收費等違規收費行為,被昆山市醫療保障局罰款188萬余元。此前,該醫院曾因診療活動未嚴格遵守診療相關規范、常規等行政違法行為被罰。
·浙江政務服務網官網顯示,12月2日,杭州山姆會員商店有限公司因銷售不合格商品被杭州市上城區市場監管局罰款約1.83萬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該公司銷售的“60支LF蘭精天絲床笠”經抽檢,“甲醛含量”項目不符合A類紡織品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文件顯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嘴山市惠農區支行、中國銀行榆林分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百色市分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行、中銀三星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安市分公司因貸款資金監管不到位、內控管理不合規、虛假理賠、編制虛假資料等原因被處罰。
【益場觀察】多位ESG領域從業者在接受公益時報訪談時都談道,“企業ESG,G是首位,是基礎”,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良好的企業治理基礎之上再談其他責任才有意義。至于如何實現良好治理,除了有效監督外,企業內部也應當構建包括品控機制、供應鏈管理機制在內的一系列ESG管理機制。
ESG議題發展
本周值得關注的議題發展動態如下: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
·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撰寫并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4》指出,綠色工廠、園區和供應鏈管理企業數量快速增長。
·12月19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院和聯想集團共同舉辦“中國可持續發展研討會暨《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4)》新書發布會”。
【益場觀察】在ESG披露方面,《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中央企業要督促控股上市公司進一步健全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管理體系,高水平編制并披露ESG相關報告,在資本市場中發揮示范作用。在提高企業自身治理層面,結合市值管理工作,該意見提出著力提高上市公司發展質量、積極開展有利于提高投資價值的并購重組、嚴守依法合規底線等一系列要求。
本期編輯:趙明鑫丨實習生:王菊
責任編輯:李 慶
數據建設:公益時報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收錄周期:2024年12月17日至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