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中國:公益創新助力未來新工匠培養
2023年10月18日,在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職業培訓中心,“未來新工匠——博世職業教育人才公益培育計劃”舉行了啟動儀式。這個創新項目基于博世中國多年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經驗,將通過一系列專業硬技能與職業軟技能課程的培訓,培養符合行業和社會發展需求的一線人才,為中國制造業的繁榮發展助力。
在擔任博世中國慈善中心主任職責的八年間,鄭莉惠與同事們共同發起支持了兩百多個公益項目。
今年,團隊嘗試同時與兩家公益機構開展合作,三方共同創立了一項全新理念的公益項目“未來新工匠——博世職業教育人才公益培育計劃”。
這個項目由博世中國慈善中心與益優青年、21世紀教育研究院職教創新中心共同發起。目標是通過整合博世與社會公益組織的優勢資源,培養符合社會發展訴求的未來新工匠,為行業培養更多符合需求的技能人才,促進中國制造業的繁榮發展。
匯聚優勢資源 三方合作共創
隨著智能制造的發展,企業對一線產業工人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在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工廠中,產業工人需要掌握更多的復合型技能,包括機械、電子、軟件編程、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同時,持續學習能力、問題解決技巧和主人翁意識等也成為智能制造時代對產業工人的新要求。
培養更多合格高素質技能人才一直是中國職業教育面臨的挑戰。在教育公平、教育質量、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等方面還需加以完善。在此背景下,社會各界,包括公益慈善力量的參與和支持尤為重要。
2022年,在策劃公益項目時,博世中國慈善中心將“職業教育”確定為重要關注領域之一,并期望以此為主題進行一系列公益嘗試。
這一倡議得到了公益組織益優青年和21世紀教育研究院職教創新中心的積極響應。經過一番探討和交流,2023年5月,三方達成一致,將基于就業崗位、人才培養和技術技能需求,共同進行職教課程研發和培訓等合作。
兩家公益機構,各有所長——
博世中國慈善中心與21世紀教育研究院職教創新中心的合作主要側重于設計校企合作課程,為學生提供包括工業互聯和智能制造等新技能培訓。這種合作注重能力培養的核心理念,通過精心設計的課程和培訓內容,旨在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認知未來的行業,并培養成為未來一線技術技能人才所需的能力。
另一方面,博世中國慈善中心與上海益優青年服務中心的合作則專注于提升高職學生的軟實力。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該項目從創新思維、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軟技能等方面入手,為學生開設相關課程,以拓寬學生的職業視野,幫助他們進行職業選擇和定位,培養創新思維,了解職業發展課程,并提升他們在職場中的能力。
兩種合作相輔相成,共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獨具特色的是此次公益項目的共創模式。博世中國慈善中心牽頭開展項目策劃與管理,博世中國各事業部及其企業提供資金、專家、培訓場地、課件案例支持;21世紀教育研究院職教創新中心具有在教育研究、政策倡導等方面的專長,上海益優青年服務中心具備青年賦能領域的豐富經驗,同時兩家公益機構發揮社會組織的橋梁作用,聯結企業與高職院校,擴大項目的影響力。
賡續金字招牌 引領未來工匠
博世中國慈善中心在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博士的推動下成立,多年來,他一直情系公益,身體力行地參與過博世中國慈善中心所支持的諸多公益項目。10月18日,陳總專程趕到蘇州參加了“未來新工匠”項目啟動儀式。
在致辭中,陳玉東博士表達了對職業教育項目的未來和產業工人發展的殷切厚望——期望未來的產業工人,能夠得到良好的職業發展,安家立業,并且享受美好的生活,正如博世品牌所追求的:科技成就生活之美。
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博士致辭
博世蘇州執行總裁張穎在啟動儀式致辭中表示,博世蘇州將始終支持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社會對我們職業教育工作的認可,這更鼓勵我們為年輕人提供更多職業發展的機會,堅定對職業教育的初心與信心。”
博世蘇州執行總裁張穎致辭
“博世企業的價值觀之一是著眼當下,面向未來。我們認為教育應該聚焦于一種核心素養,即注重面向未來的能力。”
身處行業,鄭莉惠更深切體會到高職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她說,“我們的目標是不僅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要同時培養他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遷移能力、學習能力、遠見和洞察力。我們追求的是讓學生不論產業如何更迭,都能不斷學習、放眼未來的能力。”
博世中國慈善中心主任鄭莉惠在圓桌論壇環節發言
作為“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的實踐者,博世中國在職業教育和校企合作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博世中國以嚴謹務實的價值觀融入其文化之中,極為注重工匠精神的傳承。
“我們希望項目不僅給高職院校的老師和學生們傳遞沿襲多年的德國工匠精神,更希望展現并培養出新時代下工匠精神的發展與創新。”
屆時,“未來新工匠”項目所設計的相關課程將通過博世中國慈善中心官方網頁以公益的形式向全國高職學校開放。此外,該項目還計劃于2024年舉辦研討會,與各高職院校加強職業教育交流,共同推進職業教育的發展。
這次公益嘗試也體現著博世中國慈善中心多年來所堅持的:不斷探索、追求創新的精神。
三方合作共創的模式,或將成為撬動職業教育培訓創新發展的一塊磚,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機制,為社會輸送更多符合現代企業要求的一線復合型技能人才。
持續發力 鑄造教育公益之光
實際上,博世中國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公益事業并非首次嘗試。
早在此前,博世中國已經進行了長期的投入。他們在貴州丹寨和廣西河池設立了"博世勵志班",還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合作,推進了中等職業教育贏未來計劃等項目,通過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培訓,幫助欠發達地區的學生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公益慈善,教育先行。經過十二年的積累,博世中國在教育公益領域的創新實踐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其實施的眾多教育公益項目中,受益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擴大和細分:涵蓋了留守兒童、鄉村教師、學齡前兒童、中職學校學生以及國際交換精英等不同受教育階段的全年齡層。
多年發展歷程中,博世中國始終秉承“博愛天下、世行善舉”的核心理念,多次發起面向全社會的公益項目征集活動。截至2023年6月,博世中國慈善中心已累計捐贈1.8億元人民幣,攜手165家公益伙伴一起實施了超過278個公益項目,覆蓋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受益人數超過40萬人次,共同推動了8個聯合國可持續目標。
新時代需要怎樣的公益?博世中國正在給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