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案例展播 | 佳沃集團:數智賦能踐擔當 產業興農譜新篇
編者按:鄉村,是國家發展的根基所在,承載著無數人的鄉愁與希望。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我們面臨著資源整合難題、產業升級瓶頸以及人才流失困境,鄉村發展亟待破局。
此時,社會力量挺身而出,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企業、社會組織、愛心人士等各界力量紛紛投身其中,為鄉村注入資金、技術、創意與人才。這些寶貴資源不僅促進了鄉村產業多元發展,讓古老的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還極大改善了鄉村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使鄉村面貌日新月異。社會力量的參與,有力推動了鄉村經濟繁榮與社會進步,加速了城鄉融合發展的步伐。
《公益時報》一直密切關注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積極踐行媒體責任。此次推出“社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案例征集活動,旨在搭建一個經驗交流與成果展示的平臺。通過精選典型案例展播,我們希望為更多投身鄉村振興的組織與個人提供寶貴借鑒,激發創新思維,吸引更多社會力量關注并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
讓我們攜手共進,凝聚各方智慧與力量,共同描繪鄉村振興的壯美藍圖,為鄉村的美好未來貢獻力量。
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佳沃集團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緊密結合,憑借數智技術的力量,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從彩云之南的藍莓種植園,到福建漳州的蜜柚之鄉,再到全國多個鄉村角落,佳沃集團通過產業、人才、文化振興的多維舉措,繪就了一幅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產業引擎:數智賦能,打造藍莓產業新高地
佳沃集團在云南通過藍莓種植技術推廣帶動種植面積20萬畝,促進近20萬農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佳沃藍莓產業憑借發展前景好、就業容量大、增收效果優、比較優勢明顯等諸多優勢,成為帶動當地富民、富縣、富區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在云南紅河州,佳沃集團打造8000畝高標準藍莓種植示范基地,積極推廣藍莓科學種植模式,特別關注哈尼族等少數民族務工人員的融入與發展。通過吸收農戶就地就近就業,年均帶動農戶24500戶,共計95000余人次,顯著提升了當地農民的月均務工收入。
面對語言障礙,佳沃集團引入智能語音翻譯系統和多語言移動應用界面,使務工人員能夠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工量報送和工時結算。系統自動翻譯并記錄數據,確保信息準確傳遞。緊急呼叫和實時溝通工具保障了現場安全和溝通順暢。系統自動計算工時、工資,支持多種結算方式,保障了務工人員的收入權益。
少數民族新農人在佳沃云南藍莓產業園進行藍莓采摘作業
在云南省芒市,佳沃集團通過實施“721”利益聯結機制,有效地推動了藍莓產業的發展,確保了農民在產業鏈價值鏈中的核心地位。這一機制通過“六統、三帶、四受益”的產業發展模式,實現了農民的專心種植、放心賺錢和實在增收。“六統”指的是統一種源、農資、技術、管理、品牌和銷售,確保了產業鏈的高效運作和產品質量的一致性。“三帶”則是指龍頭企業帶動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帶動農戶、國有企業帶動村集體,形成了一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四受益”意味著龍頭企業、國有企業、農戶和村集體都能從產業發展中獲得利益。
在這一機制下,農戶(“7”)通過投入土地和積極參與基地務工,能夠獲得純利潤的70%分紅,這是他們的主要收益來源。國有企業(“2”)則獲得純利潤的20%分紅,而村集體(“1”)獲得利潤的10%分紅。
佳沃集團通過構建水果全產業鏈與供應鏈,帶動農戶圍繞水果產業增收,以多元化的聯結方式與農戶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雙方互利共贏,形成了以“土地流轉+農戶就業”“全程服務+農戶創業”為基礎、標準化數智化生產為提升的“農業企業+農戶”新型利益聯結機制。
佳沃集團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致力于推動農業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在云南紅河的藍莓基地,馬賽專家與佳沃集團的專業團隊共同管理藍莓種植基地,實現技術創新,探索管理模式,力求實現藍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人才沃土:協同創新,培育蜜柚產業新力量
佳沃集團旗下漳州平和東湖農產品有限公司(下稱“平和東湖”),整合集團農食產業“政產學研推用”優質資源,立足漳州平和獨特農業優勢,攜手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機構,匯聚產業、科技與人才優勢,積極推動多方協作,引入農業技術專家與科研人員,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助力平和蜜柚產業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匯聚創新資源。
平和東湖牽頭成立蜜柚產業科學種植智庫,構建“技術專家+新型農戶”人才培育模式,打造一套覆蓋土壤改良、精準灌溉、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的立體式人才培養體系,致力于培育蜜柚產業創新型與推廣型人才,補齊產業現代化進程中的人才短板。與此同時多管齊下,分層、分類、多形式開展技能培訓、實務培訓,系統性、全面化推廣普及科學種植模式,積極培養新時代新農人,打造出一只沉得下、留得住、有技術的蜜柚科學種植人才隊伍,建強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骨干力量,讓創新技術能落地,讓現代化新農人有舞臺,讓經驗型老農戶跟上時代。
新農人在漳州平和東湖蜜柚加工產業園區務工作業
此外,依托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平和東湖及其合作伙伴開展多期農技培訓。線上借助直播平臺,向廣大柚農傳授綠色種植技術;線下聯合政府,在全縣多個鄉鎮舉辦技術培訓會,為柚農提供一對一指導。同時,將蜜柚減肥增效技術納入省級化肥投入標準,制作施肥指導卡發放給眾多果農。科學種植模式從少數示范農戶起步,迅速在全縣推廣開來。精準施肥模式的應用,大幅提升肥料利用率,降低對土壤和水體的影響。農戶復合肥使用量明顯減少,蜜柚產量與品質同步提升,取得降本增收的良好成效。
文化燈塔:“一場一站”,點亮鄉村振興新希望
佳沃集團始終秉持回饋社會的初心,熱心投身公益慈善事業,積極關愛兒童成長、關注社區發展,讓“公益向善”根植企業文化基因,以實際行動助力構建更美好的家園。
2022年到2024年,佳沃集團連續三年發起“一場一站”助農行動,足跡遍布云南、湖南、湖北、四川、河北等地,竣工9個場站,惠及超5萬村民及學生。為美麗鄉村建設一批兼具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等多功能的綜合性服務場站,為困難家庭及學子、留守兒童等提供多種定向幫扶,提升了當地村民尤其是少年兒童的文化素養。
佳沃集團員工也積極投身“一場一站”活動中,連續三年發起“微心愿”活動,為山區孩子圓夢。在云南紅河,佳沃建設老寨苗族鄉“山里孩子看世界”主題青少年活動中心,為孩子們打造了圖書閱讀空間,手工實踐空間,VR體驗學習空間、多功能大廳等,引入先進的AI智能設備,從娃娃抓起,讓山區孩子們也能走進數字時代,體驗數字生活,提升數字素養。
少數民族兒童在佳沃-老寨苗族鄉“山里孩子看世界”主題青少年活動中心體驗AI智能設備
未來,佳沃集團將堅持科技創新,持續深化數智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通過合理配置資源、布局產業環節,建立高效、集約的現代化生產體系,遵循環保標準與質量規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產業興旺帶動鄉村全面振興,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繁榮、農業現代化,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支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