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案例展播 | “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智志雙扶,賦能鄉村振興
“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是由廣州市黃埔區政府、貴州三都自治縣政府和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廣東省嶺南教育慈善基金會共建的智志雙扶項目。該項目自2018年起已連辦7屆,累計培養三都等地少數民族建檔立卡戶學生343名,實現就業率100%,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了大量技能人才,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
精細化培養
塑造全面發展人才
項目以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為辦學培訓基地,為貴州三都、獨山、長順等縣15-18周歲初中畢業的困境學子提供免費的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涵蓋電子商務、機電一體化、護理與健康、美容保健等多個領域,其中建檔立卡戶學生占80%以上。
針對這些少數民族學生,項目實施了精細化的培養方案。項目開展國學修身工程、勵志成長工程、身心健康工程、志愿知行工程、職業養成工程、卓越引領工程“6個工程”,以及思政課堂、專業課堂、特色課堂、實訓課堂、微信課堂、家庭課堂“6個課堂”,并通過產教融合“3 段式”技能培養,將工學交替、產教融合、創新創業貫穿始終,致力于把學生培養成有“志”、有“才”、有“技”、有“德”的優秀人才。
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學員參與99公益日快閃表演
此外,每一屆學子還能得到相關發展性服務,通過社工主題服務和公益志愿服務等活動,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廣州的學習與生活,并在朋輩支持、認知改善、自我保護等方面獲得提升。技能幫扶的模式形成,獲得了幫扶地區政府和當地鄉親的一致好評。
多元籌資
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學生學習3年期間,學費、雜費、技能培訓和考證費全免,補醫療保險費、補交通費,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1000元,畢業包推薦工作,對于返鄉創業的畢業生發放資助。
每名三都班學生三年培養周期內人均投入約6.7萬元。在資金保障方面,廣州市黃埔區財政為每生每年提供經費保障,廣州嶺南教育集團與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對學生進行學費雜費減免,廣東省嶺南教育慈善基金會配套資助每生每年交通及生活補助2500元,并累計投入約200萬元。同時,通過創新“政府+基金會+社會力量”的多元籌資機制,項目還獲得了多家慈善機構和企業的聯合贊助,確保了項目的順利開展。
技能助力
推動家鄉經濟發展
“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的學生們不僅在技能上得到了提升,還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助力家鄉發展。據統計,298名少數民族建檔立卡學生累計直播52300多場,人均一年直播80余場,直接帶動了貴州、新疆等地超過5000戶農民創收,累計幫助脫貧地區和革命老區銷售農副特產突破6000萬元。這是“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各族學子齊心協力助力鄉村振興提交的成績單,也是該項目培養少數民族地區農村電商人才,扎實推動民族團結進步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共同繁榮的生動實踐。
電商直播課實訓
以第一屆“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42名建檔立卡學生為例,整體就業情況良好,上崗率高達95.24%;平均薪酬較高,達3800元/月。此外,以第一屆來自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的學子為主組成的2018級“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學生創業團隊,通過線上電商運營、直播等方式,有效推動黃埔區對口幫扶合作地區幫扶產品的推廣。
產教融合
創新幫扶模式
2020年,在黃埔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成立了黃埔幫扶館,由“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師生團隊運營。學生們線上穩定拓展京東、淘寶等電商業務,線下以“黃埔幫扶館”為核心,開展各類展銷助農活動,每年策劃組織直播活動50多次,進一步鞏固拓展了脫貧地區農副產品銷售渠道。

“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通過技能幫扶、消費幫扶、就業幫扶有機結合的產教融合模式,入選了人社部全國技能扶貧典型案例。2023年,在粵港澳大灣區消費季暨第三屆直播電商節上,“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師生團隊運營的黃埔幫扶館受邀參加助農興農專場,水族、苗族、布依族、瑤族等100名各族學子開展齊播活動,推廣來自貴州黔南州三都縣、獨山縣、長順縣,新疆喀什疏附縣,廣東清遠連州市、陽山縣大崀鎮和革命老區福建龍巖市、寧夏銀川等地近1000件各品類農副特產,實現了鄉村振興與民族團結并蒂花開。
“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開辟了“技能扶貧”賦能“消費扶貧”的新模式,形成了正能量的公益生態圈,為鄉村教育振興提供了最優解決方案。未來,廣東省嶺南教育慈善基金會將繼續攜手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為學子們制定更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持續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