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留守兒童教育 “國泰元鑫·同鑫同行”項目逐漸走向完善
2018-09-07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皮磊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重點,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和公益的力量,調動更多資源關注這一社會現象也成為人們不斷探索的話題。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企業根據當地的具體條件,從自身優勢出發,設計并推出了很多公益項目,在解決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群體問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4年,國泰元鑫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元鑫”)發起了“國泰元鑫·同鑫同行”湖南藍山教育公益項目。截至2018年6月,該公司用于藍山項目的支出已近100萬元;截至2018年8月,國泰元鑫在湖南省藍山縣設立的6個獎學金項目累計資助學生269人次,已有8名受助同學順利完成高中學業并全部升入大學。

國泰元鑫向優秀學子頒發的“國泰元鑫弘慧獎學金”2017-2018學年榮譽證書
關注留守兒童教育
由于青年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我國貧困農村地區產生了數以百萬計的“留守兒童”,湖南省藍山縣正是這樣的一個典型區域。
父母雙雙出外打工,本意是想提高家庭經濟收入,改善生活環境,但孩子們因為長期缺少父母陪伴,內心封閉保守,不愿與人溝通交流,甚至有些孩子因缺乏管教在未來誤入歧途。對這些孩子來說,精神上的陪伴比物質更加重要。2014年,國泰元鑫啟動藍山縣同鑫同行公益項目,行動的初衷就是給偏遠地區孩子們的心靈帶來一抹陽光。

藍山縣可愛的孩子們
2014至2018年,“國泰元鑫·同鑫同行”藍山縣教育公益項目穩步有序地逐年開展,內容及形式也在不斷豐富。截至目前,國泰元鑫已經設立6個獎學金項目,包括:藍山縣第二中學國泰元鑫弘慧獎學金、藍山縣所城學校國泰元鑫弘慧獎學金、藍山縣民族中學國泰元鑫弘慧獎學金、藍山縣大橋瑤族鄉中學國泰元鑫弘慧獎學金、藍山縣洪觀學校國泰元鑫弘慧獎學金、藍山縣楠市中學國泰元鑫弘慧獎學金等。
另外,國泰元鑫在公司內部會定期舉辦主題公益月活動,包括“公益義賣會”和“公益拍賣會”等,籌集善款已超過200萬元人民幣。
物質和精神雙幫扶
據記者了解,自2015年以來,國泰元鑫總經理梁之平連續三年帶隊前往藍山縣與藍山學子進行互動交流。國泰元鑫志愿團隊克服交通不便,中途多次輾轉、徒步翻山越嶺,走進困難學生家中進行慰問,到學校舉辦課程規劃和活動聯誼,與藍山教育局開展調研座談,深入了解當地的人口分布、百姓生活以及教育基礎設施現狀,逐年逐步完善和豐富項目內容和方式。

國泰元鑫總經理梁之平帶領志愿者徒步進行家訪
2015年10月,國泰元鑫設立“美心課”支持項目,鼓勵盤曉紅老師(時任湖南省人大代表、兼任湖南省藍山縣楠市小學副校長)建立“美心課”課程體系。“美心課”旨在建立以“孝、尊、勤、信”為系統的青少年發展核心價值觀,包括室內授課、園地體驗等多種形式,有效地讓留守兒童建立積極向上、感恩父母、感恩社會的良好心態。經過幾年的發展,盤老師的“美心課”已經得到教育系統廣泛認可,進入湖北、甘肅等多個省份。
2017年,國泰元鑫公益團隊策劃的“弘慧鄉村訓練營”(湖南藍山)公益之行,以“鄉土自然”“人文素養”“興趣發掘”為核心,設計相應的課程和活動。志愿者們為來自當地鄉村的一百多位中學生講授了中國傳統文化、人工智能探索、攝影之美等十余門精彩課程,組織組織學生開展了戶外拓展、趣味運動會、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2017年,弘慧教育發展基金會及藍山縣師生將暑期的7月26日確定為一年一度的“國泰元鑫日”。
公益示范面向未來
2018年7月,國泰元鑫在上海開展了“弘慧藍山學子游學”項目,邀請藍山縣30名優秀師生走進上海,標志著“同鑫同行”公益活動走向新的起點。
游學期間,國泰元鑫員工給藍山師生設計了四節職業引導課程以及趣味知識競賽等活動;將紅色教育與游學路線相融合,帶領藍山師生相繼參觀了上海財經大學附屬北郊高級中學、魯迅紀念館、上海紐約大學、中國四大紀念館、海派文化中心以及建投書局等地。

國泰元鑫公益志愿者和藍山縣師生在海派文化中心合影留念
通過此次游學活動,來自藍山的師生們充分了解到上海的開放、發展、包容,體會到上海作為國際經濟、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所承載的重要使命,幫助年輕學子開闊視野塑造品格。
國泰元鑫作為一個企業,通過深度參與教育公益的社會事業,以自己的方式不斷探索如何發揮企業在國家打贏扶貧攻堅戰重大戰略部署中可能發揮的作用。國泰元鑫總經理梁之平現任上海市虹口區第十六屆人大代表、上海市虹口區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弘慧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自2008年起,梁之平堅持組織志愿者團隊奔赴甘肅省迭部縣和湖南省藍山縣,踐行著“身體力行,快樂公益”的理念。
據介紹,藍山教育公益項目已經成為國泰元鑫的一種企業文化,從最初的獎學金頒發、家庭走訪,到藍山鄉村夏令營活動再到走出藍山走進上海的游學活動;從員工體驗公益,到企業合作伙伴一起參與公益,到公益平臺化,將更多的外部社會資源引入到中西部貧困縣,秉承“隨心、隨力、隨愿”的原則,公益已經成為企業運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藍山學子們在建投書局認真閱讀
國泰元鑫負責人表示,現代公益的核心將不再是傳統概念中的資助與憐憫,而是以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和高尚情趣目標,幫助對象實現其最大的人生潛能。“付出,不是為了單純的感動,而是為了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