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2019中國大城市美好生活創建指數”在京發布
2019-12-3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2019年12月30日,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和國際公益學院聯合研發的“2019中國大城市美好生活創建指數”在京發布。
該指數是全國第一份評價大城市美好生活創建情況的指數,共設就業和工資、居民生活、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公共設施、生態環境、衛生健康、教科文旅7個一級指標,下設50個二級指標,指標數據來源于官方統計年鑒和公開數據。通過大數據和指標化系統分析,對2017年度全國19個城區人口在300萬以上的Ⅰ型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美好生活創建情況進行客觀評價與排名,為各地政府及發改、人社、衛生健康、民政、教育、住建、文旅、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創建美好生活、滿足百姓需求提供參考。
杭州、深圳、北京位居指數排名前三
指數顯示,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杭州、深圳、北京、廣州、上海、南京、青島、濟南、武漢、昆明。
指數排名前十城市東部占八席。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東部地區有8個城市、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有1個城市。指數排名第11~19位的9個城市中,東北地區占4個,西部地區占3個,中部和東部地區各1個。
指數排名優勢領域不同,地區之間存在差異。東部地區城市在就業和工資、居民生活、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公共設施、生態環境、衛生健康、教科文旅7個領域的美好生活創建指數整體靠前,其中在就業和工資、居民生活、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公共設施領域的排名上優勢更明顯,9個東部地區的評價城市中,8個在以上領域排在全國前十。東部地區在生態環境、衛生健康領域排名的前十位中均占7席,在教科文旅領域排名前十位中占6席。
中部地區2個城市在衛生健康領域均排在前十位,在就業和工資、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公共設施、教科文旅4個領域,則分別有1個城市進入前十,其中,武漢在公共設施方面排行全國第六。
西部地區城市在教科文旅、居民生活、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公共設施、生態環境領域的排名比在就業和工資、衛生健康領域整體靠前,其中教科文旅領域的排名最為突出,4個西部地區的評價城市中,2個在該領域排名全國前十。
東北地區城市在生態環境、教科文旅等領域排名領先于其他領域,哈爾濱在教科文旅領域排名全國第五。
創建指數呈現七大亮點
亮點一:北京、深圳、上海就業和工資優勢明顯,廣州、杭州、南京、青島潛力巨大
就業和工資方面,排在前十位的城市分別為: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南京、廣州、青島、鄭州、濟南、大連。其中,北京在第三產業占比、人均公共財政支出、城鎮毛就業率、職工平均工資、職工工資增長率均排在前三位。深圳在人均GDP,人均財政支出,城鎮毛就業率均排名第一位。上海在人均財政支出、城鎮平均工資均排名前三,工資增長率排名第一。其他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廣州、杭州、南京、青島的人均GDP均位列評價城市前五位。
亮點二:南京居民生活質量更高,廣州人均綠地建設全國領先
居民生活方面,排在前十位的城市分別為南京、北京、濟南、昆明、廣州、杭州、上海、深圳、青島、沈陽。其中,南京在城鎮居民食品煙酒消費占消費支出比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道路面積、人均綠地面積4個評價點均排名前五位。廣州人均綠地面積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均大幅領先,是唯一一個人均綠地面積超過0.02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過20平方米的城市。
亮點三:上海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水平領先,杭州、南京殘疾人保障更為突出
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方面,排在前十位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南京、廣州、杭州、天津、青島、成都、鄭州。其中,上海在城市平均低保標準、城鎮最低工資標準、城鎮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孤獨癥兒童康復機構區(縣)覆蓋率4個評價點均排名第一。杭州重度殘疾人每月最高可享受500元的護理補貼,在所有評價城市中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標準最高。南京是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最高的城市,南京的困難殘疾人每月最高可享受486元的生活補貼。
亮點四:杭州、濟南、廣州等地公共設施指標領先
公共設施方面,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為杭州、濟南、廣州、青島、南京、武漢、昆明、深圳、北京、天津。排在首位的杭州在公交車輛數、互聯網接入用戶數、公共廁所數等方面均位列前三,其中,每百人互聯網接入用戶數達到137戶,最為突出。濟南在城市建成區道路面積率、道路長度方面位居第一,每萬人擁有道路長度約為15.75公里。廣州在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長度、公交車輛數方面均位列第三。
亮點五:深圳、昆明空氣質量優勢明顯,北京、大連綠化覆蓋率高
生態環境方面,排在前十位的城市分別為:深圳、昆明、廣州、青島、上海、南京、北京、大連、杭州、沈陽。排在前兩位的深圳、昆明在空氣質量領域有較大優勢,具體而言,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值分別為每立方米28微克、29微克,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達到94%和99%。城市綠化方面,北京、大連優勢明顯,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48%和47%,接近50%。
亮點六:杭州、青島、廣州等城市衛生健康單項指標領先
衛生健康方面,杭州、青島、廣州、濟南、深圳、南京、上海、武漢、大連、鄭州位列前十。9杭州每十萬人擁有的醫生數為1127.8人位列第一,全市嬰兒死亡率為1.73‰位列第二,每十萬人擁有的醫院數、每十萬人擁有的醫院床位數、每十萬人擁有的醫生數、孕產婦死亡率、人均預期壽命等5個單項指標均排名第三。青島每十萬人擁有的醫院數為12.2所,位列第二,在每十萬人擁有的醫生數、嬰兒死亡率2個指標均排名第三。廣州新生人口出生率為22.7‰,位列第二,人均預期壽命為81.96歲,排名第五。
亮點七:杭州、武漢、青島等城市教科文旅單項指標走在前列
教科文旅方面,杭州、武漢、青島、南京、哈爾濱、成都、昆明、北京、廣州、天津位列前十。杭州財政性教育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財政支出比例為18.1%排名第一,在每十萬人擁有的劇場和影劇院數、每十萬人擁有的住宿和餐飲從業人員數、科技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財政支出比例等3個單項指標位列前三。武漢每十萬人擁有的劇場、影劇院數為2.13所,位列第一,每十萬人擁有的高校數為1.46所,位列第三。青島教育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財政支出比例僅次于杭州位列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