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美建行人之浙江 | 70余年的“好事人生”
2024/12/08 21:47公益時報 于俊如
在浙江溫州洞頭九旬建行老黨員董紹新家中,珍藏著一本印著“光明”二字的筆記本,記錄了他做的“把自己做的好事記錄下來并100多件好事。他說:不是炫耀,而是作為一種督促,時刻提醒自己當初的志愿。”
“做人感恩之心不可忘,愛民之心不可無。我是從苦水里長大的,黨和人民培養了我,海島群眾扶持了我,決不能忘恩負義”。21歲時,一個宏大的理想在年輕的董紹新心中逐漸成型:這輩子要為有困難的人做100件有益的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堅持每月拿出工資的固定比例作為專款做“好事”,還專門辦了一張“助貧殘基金”存折。大多數受助的困難家庭或個人,都是董紹新主動登門把善款送到他們的手中。他幫人不提自己,每次做好事,還都是以組織、以黨的名義。多年來,為貧困孩子捐款上學、助力困難家庭謀生計、為島上鄉親墊錢修建房屋……數不清的好事,都讓他悄悄做了。為了省錢,他對自己很是“苛刻”,幾十年來從未穿過西裝、40分鐘以內的路程堅持步行、也不去旅游。
從21歲開始,60多年過去了,百件好事的承諾已經實現。在筆記本最后一頁,他寫道:“日記本已無紙可記,今后為貧困群眾再盡義務小事均不記錄,自己余生將繼續甘為孺子牛而努力!”。在80歲壽辰那天,董紹新將“善行筆記”鄭重地交給了孫子,希望他能繼承自己的“好事人生”。
一條好事之路,一名普通建行老黨員以無私奉獻的姿態,堅持走了70余年。照亮過多少困難者的明天,早已數不勝數。多年來,浙江分行成功打造了“曉勤公益”“小荷公益”“老兵磨刀隊”“董紹新公益”等一系列深耕本土、融合地域特色的善美建行人公益品牌,在總行“三帶一融合”公益理念引領下,他們用自己的愛心溫暖整個社會,在服務社會經濟發展中展現建行“利他、向善、有溫度”的文化理念和服務普羅大眾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