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困境孤獨癥兒童 重慶有新動作
記者從重慶市民政局了解到,近日,重慶市民政局聯合市殘聯印發《關于加強困境孤獨癥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聚焦“監測摸排、生活保障、兜底監護、家庭支持、社會融入”五個維度,系統性破解困境孤獨癥兒童家庭面臨的監護缺位、康復資源不足、社會融入困難等難題,全力構建困境孤獨癥兒童全鏈條關愛服務體系。
在開展監測摸排工作方面,《通知》要求,民政部門在開展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業務培訓時,要將孤獨癥兒童常見癥狀及表征等知識納入培訓內容,把確診的困境孤獨癥兒童納入民政部門重點關愛服務對象臺賬,實施“一人一檔”管理。同時,民政、殘聯建立困境孤獨癥兒童信息共享機制,定期互通困境孤獨癥兒童診斷詳情、基本生活救助動態、康復救助進展等信息,為后續開展關愛服務工作提供基礎支撐。
在筑牢生活保障方面,《通知》要求,健全主動發現機制,確保符合條件的困境孤獨癥兒童及家庭,按規定程序及時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對于暫時不滿足救助條件的,按規定程序納入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范圍。全面落實《重慶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修訂)》要求,及時將符合條件且有康復需求和康復意愿的0-6周歲困境孤獨癥兒童全部納入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保障范圍,為7-14周歲家庭經濟困難且經評估具備康復指征,有康復需求和康復意愿的孤獨癥兒童提供康復救助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區縣進一步擴大困境孤獨癥兒童康復年齡范圍、放寬康復救助條件、擴充康復救助內容、提高康復救助標準。
在提供兜底監護方面,《通知》提到,對突發緊急情況,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的困境孤獨癥兒童,區縣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依法履行臨時監護職責;對父母無監護能力且無其他人可以擔任監護人的困境孤獨癥兒童,兒童福利機構依法履行長期監護職責。鼓勵有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區縣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積極拓展社會服務功能,為有需要的困境孤獨癥兒童及家庭提供日間照料、早期干預、康復訓練和家庭康復訓練指導等社會化服務。
在提供監護支持方面,《通知》提到,積極開展困境孤獨癥兒童家庭照護知識培訓,引導困境孤獨癥兒童父母樹立兒童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幫助兒童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正確認識、科學對待孤獨癥,建立合理的康復預期,掌握與兒童溝通、促進兒童康復等方面的知識和技巧。同時,積極發揮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各類孤獨癥家長組織作用,推動將困境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納入孤獨癥兒童家庭互助服務范圍。
在促進社會融入方面,《通知》提出,支持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村(社區)關愛困境兒童的服務站點,開展孤獨癥兒童家庭可參與、可融入的社區活動,營造理解、關心、幫助困境孤獨癥兒童家庭的良好社區氛圍。同時,聚焦16-18周歲有就業潛力的兒童需求,培育開發職業體驗、崗位實踐等公益慈善項目,增強困境孤獨癥兒童社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