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公益資訊 > 正文

從“受助者”到“共建者” 快手“幸福大講堂師訓計劃”開啟數字公益生態新篇章

2025/04/30 20:37公益時報 李慶

幸福大講堂優秀學員熊琴

  在快手共享直播間的方寸屏幕前,一場關于公益生態重塑的變革正在悄然上演。90后返鄉創業女青年熊琴,通過短視頻直播帶動家鄉農特產品售賣,到幸福大講堂優秀學員,再到開展幸福鄉村學堂,通過共享直播間幫助奉節縣康樂鎮17位村民掌握短視頻直播技術。她的三重身份跨越,正是快手“幸福大講堂師訓計劃”重構公益生態的縮影,也為數字公益領域的發展開辟出全新路徑。

  2025年4月25日,快手公益正式啟動“幸福大講堂師訓計劃”(以下簡稱“師訓計劃”),通過“短視頻+直播+AI”創作實踐與教學方法的系統化培訓等方式,促進短視頻和直播技術的普惠型培訓,構建起“受益者—傳播者—共建者”的公益新生態,實現數字技能培訓升級,推動公益實踐從傳統“資源輸送”向“生態共建”轉型,為破解數字鴻溝提供了創新樣本,讓每個個體都有機會成為價值裂變的火種。

公益培訓的進階之路

  回顧快手公益的發展歷程,自2018年成立以來,便持續深耕數字技能培訓領域。從最初聚焦鄉村振興,發起“幸福鄉村帶頭人”項目,扶持超100位帶頭人,帶動16個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到2022年攜手農業農村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推動“農村青年主播”培育工作,助力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再到2023年,發起村播計劃,投入100億流量、5000萬現金,培育100萬村播,1000名鄉村創業者。同年推出“幸福大講堂”,走進全國超40個縣市,幫助超100萬人次掌握“短視頻+直播”數字技術,并在7個省份建設區域性“共享直播間”,快手公益始終在探索如何更高效、更廣泛地實現技術普惠。

  “幸福大講堂”作為快手公益的重點項目,針對鄉村主播、女性、銀齡群體、青年創業者、殘障人士等多元群體的就業、創業、增收需求,開展普惠型的新媒體職業技能培訓,為不同群體提供了擁抱數字時代的機會。然而,隨著項目的推進,傳統公益培訓中“培訓結束、影響終止”的痛點逐漸顯現,如何讓培訓的價值得到更持久、更廣泛地延伸,成為快手公益思考的重點。

  師訓計劃的啟動,正是對這一問題的積極回應。它以“幸福大講堂”為基礎,聯動標桿學員開展講師培訓及認證,旨在讓優秀學員從項目“受益者”轉變為“傳播者”,進一步提升項目覆蓋范圍和影響力。通過“選拔—培育—認證—反哺”的閉環設計,師訓計劃打破了傳統公益培訓依賴外部師資的局限,構建起內生性的技能傳播網絡,實現了公益培訓從“單向傳授”到“雙向共創”的跨越。

  構建可持續公益生態的核心密碼

  師訓計劃的創新價值,體現在其機制設計和實施路徑上,通過精準選拔、立體培養和生態輻射三個維度,構建起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公益生態系統。

  在培訓對象選拔上,師訓計劃摒棄了傳統“廣撒網”的模式,采用“優質用戶定向邀約+行業推薦”機制,精準聚焦鄉村振興、銀齡關愛、職業教育等核心人群。如幫助村民年銷100萬斤農產品的張小四、推動傳統養老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樊金林。這種選拔標準確保講師團既具備扎實的技術能力,又擁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能夠成為連接平臺資源與地方需求的“毛細血管”。

  據了解,項目首批20人講師團中,多半來自縣域基層,課程內容側重本地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培訓與當地實際需求的適配性,為培訓效果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培養體系方面,師訓計劃構建了“理論學習—實操訓練—持續賦能”的培養模式。3天線下集中培訓涵蓋短視頻+直播+AI創作實踐與教學方法、新媒體課程授課籌備、講師個人IP塑造與表達力提升及實操考核四個模塊,既有理論知識講解,又注重實踐操作與技能提升。通過現場設計學員情況摸底表、開班互動方案,分組進行課程共創、試講點評等環節,讓學員在實踐中掌握教學技能,提升教學水平。同時,長達半年的追蹤輔導,每日線上答疑及時解決實操難題,每月一次的線上磨課,確保學員在成為講師后能夠持續提升教學質量,定期流量扶持助力講師擴大影響力。

幸福大講堂優秀學員張欣和姚曉奎

  認證講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地方數字生態的構建者。他們能夠在本地開展“幸福大講堂”課程,享受課時補貼與流量支持。2025年計劃開展的80場線下培訓中,將由認證講師主導,預計覆蓋超10000人次。在山東沂水,張小四工作室作為共享直播間與培訓基地,累計為1500余人培訓講課,免費提供指導,幫助60余人開通網店。煙薯、芋頭等特色農副產品,一躍變身村民手里的金豆豆,銷量達170余萬斤。構建起“培訓—實踐—創收”的本地化生態。這種“以學員帶學員、以案例促參與”的模式,實現了數字技能培訓從“外部輸入”到“本地自循環”的轉變,極大地增強了公益項目的可持續性和影響力。

  破解數字鴻溝的創新實踐

  師訓計劃的項目深層價值,在于其對“技術普惠”的重新定義和實踐,不僅關注個體的成長與發展,更注重以點帶面,激活整個社會的公益活力。優秀學員成為認證講師后,他們將回到各自領域,開展普惠型短視頻直播技能授課,將自己所學傳遞給更多人。就像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會激起層層漣漪,一個講師能夠影響一群人,一群人又能帶動一個地區、一個行業,形成連鎖反應,讓數字技術的普惠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如,在鄉村振興領域,講師們可以指導更多農民掌握短視頻和直播技能,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在養老行業,能夠幫助養老從業者利用數字技術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職業教育領域,為培養適應數字時代需求的專業人才提供支持,助力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接軌。

  師訓計劃與共享直播間相結合,形成“技能培訓+場景落地”的產業賦能模式,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在遼寧沈陽,“快手公益鄉村振興直播間”成為縣域電商培訓基地,候森教當地村民熟練使用快手“新農具”?。在重慶奉節,熊琴通過快手捐建的直播推廣基地,帶領當地村民通過短視頻直播售賣農產品,實現增收致富。這種“培訓在當地、實踐在當地、增收在當地”的模式,讓數字技術從單純的工具轉化為縣域經濟的“增長引擎”,有力推動了鄉村從“產品上行”向“產業升級”邁進。

  師訓計劃打破傳統公益“單一主體”的局限,形成了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受益群體“四位一體”的協同網絡。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將培訓納入鄉村振興人才計劃,并提供場地資源;快手輸出技術工具和平臺資源;社會組織負責在地動員;認證講師作為“公益樞紐”,承接培訓執行與效果反饋。在“幸福巾幗學堂”,這一模式已惠及1000余名鄉村女性,幫助她們通過直播實現在家增收。多元主體的協同合作,使公益項目從“企業獨角戲”轉變為“社會大合唱”,構建起更加開放、共享的公益生態。

  邁向數字公益的未來

  快手“幸福大講堂師訓計劃”的啟動,是數字公益領域的一次積極探索與創新實踐。它以數字技術為依托,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生態共建為目標,為推動社會公平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

  快手公益也需要持續完善講師培訓體系,關注講師的成長與發展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支持與資源。同時,不斷拓展培訓領域,探索與更多行業的合作,讓數字技能培訓覆蓋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此外,加強對項目效果的評估與反饋,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優化項目方案,確保項目能夠持續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展望未來,快手“幸福大講堂師訓計劃”的探索為公益領域帶來啟示。它證明,在數字時代,公益完全可以突破“慈善”的狹義范疇,成為推動社會創新的基礎設施。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再到構建公益生態,讓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數字技術的傳播者與受益者,期待數字普惠之花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遍地開放,為人們帶來更多的幸福與希望。

網站編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综合图片| 国产91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亚洲 欧美 日韩 综合aⅴ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网导航|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91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一个色综合国产色综合|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网|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欧美亚洲综合激情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图片|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777| 亚洲国产综合欧美在线不卡|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类网站|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