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社工+志愿者”融合發展 破局基層養老服務實踐——以北京市朝陽區東風鄉“福滿益”品牌建設為例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為新時代養老服務發展指明方向。中央社會工作部成立以來,更著重強調“推動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深度融合,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北京市朝陽區東風鄉作為典型的城市老齡化社區,面臨兩大突出挑戰:一是地區為老志愿服務力量分散、內容單一且志愿者普遍高齡化,可持續性不足;二是服務資源呈現碎片化、分散化狀態,缺乏系統性整合與有效聯動機制,難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多元化、品質化的需求。
在東風地區黨工委領導及民生保障辦公室指導下,北京同福安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積極響應政策要求,以“體系化建設”和“品牌化發展”為雙輪驅動,確立核心目標:
創新破局基層養老服務供給瓶頸,通過“社工專業引領+志愿服務支撐”融合模式,系統構建“1355”為老志愿服務體系;切實提升老年群體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依托“福滿益”區域服務品牌整合資源,推動養老服務從基礎保障向幸福美滿轉型;助力基層治理體系化發展,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黨建引領下社工與志愿者協同參與治理的“東風模式”。
體系化破局:構建“1355”志愿服務體系
針對碎片化痛點,項目以“福滿益”品牌為統領,創新設計“1355”體系架構:
“1”核引領(強化核心):升格成立“福滿益”線下志愿服務指導辦公室,由鄉民生保障辦公室直接領導,社區書記、資深社工、核心志愿者代表共同參與。
“3”支主力+“12”支社區力量(激活網絡)——
深耕專業化核心隊伍:企業志愿隊(適老化改造、智慧助老、應急支援)、醫療志愿隊(健康小屋巡診、慢病管理、急救普及)、“心益南里福管家”(提煉鄰里互助模式,培育低齡老人骨干)。
全域覆蓋社區力量:在其余11個社區統一冠名組建“福滿益銀齡助老志愿隊”,實現“一社區一品牌隊伍”。建立常態化機制,固定每月首個周六為“福滿益社區公益日”,集中開展“愛心六助”(助潔、助餐、助醫、助行、助急、助學)服務。
“5”社聯動(匯聚合力):建立“福滿益”五社聯動聯席會(街道牽頭,社區黨委、社工機構、社會組織、志愿者代表、企業、慈善資源方參與),形成《資源需求清單》與《服務供給清單》。明確分工:社區落地服務、社工專業支撐、社會組織承接孵化、志愿者執行、慈善資源保障(探索設立“福滿益”微基金,推出“公益伙伴計劃”)。
“5”方整合(優化保障):系統整合黨員先鋒(認崗結對)、社工專業(需求評估、項目設計、督導賦能)、社區基礎(陣地保障、納入考核)、政府職能(政策資金傾斜)、慈善力量(拓展募捐渠道)五方資源,為體系運行提供堅實支撐。
樞紐賦能:打造地區為老志愿服務綜合體
關鍵舉措在于賦能升級東風地區為老服務中心,使其成為體系運行的樞紐平臺:
定位升級:明確其為地區級志愿服務樞紐,承擔需求收集中樞、資源調度平臺、隊伍孵化基地、服務監管中心四大核心職能。
需求對接:中心通過網格員、熱線、線上平臺收集老人需求,精準派單至相應服務隊。
資源支持:提供共享場地、基礎物資和專業設備(如理發工具、血壓儀)。
培訓督導:聯合福滿益辦公室,設計分層培訓體系(基礎通識+專業技能),對志愿者骨干進行持續賦能。
品牌矩陣:深化“福滿益”品牌影響力
致力于將“福滿益”從活動品牌升級為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地區為老服務標識:
統一標識:所有隊伍及活動統一冠名“福滿益”,強化品牌認知。
構建矩陣:成功塑造“1(母品牌)+N(子品牌)”的品牌矩陣(如“福滿益——心益南里福管家”),形成品牌合力
氛圍營造:通過常態化、高品質的服務輸出,結合宣傳推廣,使“福滿益”所代表的“幸福、美滿、受益”理念深入人心。
通過系統性構建與深耕實踐,“福滿益”項目有力破解了東風地區基層養老服務的困局,成效顯著。
體系成型,網絡清晰:“1(福滿益辦公室)+3(核心專業隊)+12(社區品牌隊)+N(多元力量)”的志愿服務組織網絡全面建成并高效運轉,覆蓋東風全域12個社區(除南里外),實現服務網絡從“碎片分散”到“系統整合”的根本性轉變。
資源盤活,服務增效:成功整合盤活地區內企業、醫療、低齡老人等多元為老服務資源。依托為老服務中心樞紐平臺,實現需求與服務精準、快速匹配,服務響應率顯著提升,服務常態化、規范化、精準化水平大幅提高。
品牌凸顯,深入人心:“福滿益”品牌及其子品牌矩陣在區域內形成強大影響力,成為東風地區為老服務的鮮明標識。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持續保持在90%以上,品牌知曉度與美譽度顯著提升,真正實現了“福滿益”品牌所倡導的讓老年生活從基礎保障邁向幸福美滿。
幸福提升,治理深化: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實增強。項目有力推動了“五社聯動”機制在東風地區的深化實踐,顯著提升了基層治理的體系化、專業化水平,為社工+志愿服務深度參與基層治理提供了生動范例。
模式可鑒,經驗可推:形成了一套具有鮮明東風特色、涵蓋體系構建、運行機制、品牌打造、資源整合等核心要素的社區為老志愿服務體系建設標準與操作指南(“東風經驗”),為同類地區破解基層養老難題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路徑。
東風鄉在黨建引領下,通過北京同福安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的專業運作,以“福滿益”品牌建設為引領,以“1355”志愿服務體系為骨架,成功探索出一條社工專業力量與志愿服務力量深度融合、系統性破局基層養老服務困境的創新之路。這一實踐深刻印證了中央社會工作部關于推動社工+志愿服務聯動發展的戰略方向,有效回應了黨的二十大對發展養老事業和產業的要求,為新時代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貢獻了寶貴的“東風智慧”和“福滿益方案”。未來,項目將持續深化體系運行,優化品牌服務,讓“福滿益”的陽光照耀更多老年群體的幸福生活。(作者:李孟 宋斯文;單位:北京同福安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