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廚房點亮村小食堂,重塑鄉村學童營養環境
日前,由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平臺及淘天集團家享生活小家電行業共同發起的“愛加餐項目愛心廚房”,在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的7所鄉村學校落地。
在公益機構、企業、互聯網平臺、當地政府的多方協作下,嶄新的食堂配套設備被送進了學校,將有力地改變鄉村學童的營養狀況——讓他們不僅吃得飽,更能吃得好。
煥然一新的村小食堂
9月中旬的一個清晨,位于四川盆地北緣的蒼溪縣永寧鎮中心小學校食堂后廚熱氣蒸騰,孩子們的午餐正在密集的準備過程中。
切菜阿姨把洗凈的大白蘿卜利落地切成幾大條,拋進身后飛速運轉的多功能切菜機,小蘿卜丁馬上滾落出來。不到20分鐘,上百斤白蘿卜就切塊完成。
在安裝切菜機之前,手工切菜速度慢且易疲勞、影響效率,無法保證蔬菜和水果的厚度、形狀達到標準統一,切菜機則解決了這個問題。而這只是項目所解決問題的小小一角。
據蒼溪縣教育局副局長奉小龍介紹,蒼溪縣地處大巴山南麓,是典型的丘陵地帶。全縣86所公辦學校中,小微學校就有22所,這些學校都散布在山間村落中。
“在改造之前,部分鄉村學校的食堂廚房存在設備陳舊的問題。”蒼溪縣教育局安后股股長侯琪說。她負責當地學校食品安全,在日常走訪中發現,個別小微學校食堂的消毒柜、保鮮柜等存在老化問題。
“愛心廚房”項目,就是為了提高鄉村學校的廚房條件,助力提高飯菜品質。項目為包括永寧鎮中心小學在內的7所鄉村學校的食堂配備了包括電磁灶、蒸飯車、保鮮柜、消毒柜、切菜機等在內的一整套標準化廚房設備。
以實際需求為準
2025年初,淘天集團家享生活小家電廚房電器行業同學找到阿里巴巴公益平臺,希望能給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們提供健康安全的飲食環境。而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與阿里巴巴公益平臺在此之前已經關注到鄉村學校廚房的需求,基于大家都關注“改善人的一日三餐”的共同理念,項目就此誕生。
為了確定受助對象,阿里巴巴公益平臺與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深入調研了蒼溪的鄉村學校——不僅要看當地是否真的有需要,還要考慮到設備能否持續使用。遵循嚴格的篩選標準,挑選出有迫切需求的鄉村學校。
在項目區域的選擇上,阿里巴巴鄉村特派員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借由東西部協作機制,鄉村特派員在調研中發現,蒼溪縣與項目的匹配度非常高。經過公開申報,最終選定了本次捐贈的學校。
“阿里巴巴公益平臺在精準匹配資源方面,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論,我們會將項目需求進行前置化,針對行業專項進行資源定制,再構建一個‘捐贈-見證-再參與’的可持續循環機制。” 阿里巴巴平臺公益總經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巧彤表示。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考慮到飲食有地域性,項目采用了“必選項+可選項”的靈活方式:必選項包括電磁灶、蒸飯車等基礎設備;可選項則根據地域飲食差異選擇,保證設備滿足不同地區學校飲食需求。
小資金撬動大投入
項目的成功落地,是多方參與、共同協力的結果——愛心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公益機構負責項目協調和監管,政府部門提供政策支持和配套資源,學校具體實施和管理。
項目的所有善款,均來自淘寶天貓平臺商家的“公益寶貝”計劃。在平臺上,消費者每購買一單標有“公益寶貝”字樣的產品,商家即向公益項目捐出一定資金。美的、九陽、彩虹等知名家電企業積極參與,在短時間里就籌集齊了項目善款。
美的生活電器事業部電商總監李澤宇表示,美的非常支持商業向善“公益寶貝”合作模式,舉手之勞的公益模式降低了參與門檻。九陽集團川渝分部總經理種到猛表示,希望推動“愛心廚房”項目落地更多地方,切實幫助到鄉村的孩子們。彩虹集團黨委常務副書記徐思國則表態,彩虹愿一直和平臺共同努力,為社會和諧進步貢獻更多愛心和力量,未來在公益路上共同前行。
作為項目的統籌執行機構,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對資金的使用、設備供應商的選擇進行了嚴格地管理。遵循專款專用的原則,通過競爭性磋商選擇優質供應商,并對每所項目學校負責人、廚工進行操作管理培訓,確保項目學校相關人員可以獨立、熟練使用設備。
政府、阿里鄉村特派員、當地教育局及學校的參與,確保了援助內容與學校真實需求的高度契合,也保證設備全部投入使用,實現效能的最大化。
與此同時,項目的落地,也間接帶動了地方政府配套投入——為了更好地使用愛心廚房設備,當地對學校食堂進行了水電改造,小資金撬動了大投入。
淘天集團家享生活小家電行業總經理蕭也見證了項目從策劃、選址、篩選再到落地的過程。和各方的協作,讓他對公益事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說:“公益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需要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社會力量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