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博世慈善第七屆公益項目征集來了
在社會的復雜經緯中,公益的真正意義何在?
博世中國用多年助力公益發展的實踐給出了自己的答案:2.08億元的投入,6次公益項目征集,335個項目的落地生根,以及對8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深耕——這些數字背后,是偏遠山區孩子們的探索熱情和求知夢想被點亮,是村集體和村民穩步走向致富之路,是居民互幫互助讓社區共建更具溫度,是社會組織在資金支持與資源鏈接下跨越挑戰不斷成長。這一切,都是企業在經年累月的探索、創新和努力中,在公益征程上留下的堅實印記。
今天,社會的需求還在不斷演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的關鍵節點,在經濟、文化、人才與生態等多方面存在著巨大的發展不平衡與潛力等待挖掘;眾多小規模社會組織也在資源匱乏與成長困境中掙扎,亟需被看見、被助力。
正是基于這樣的洞察,博世在2025年再次出發,開啟新一輪公益項目征集。
這一次,博世中國慈善中心將目光聚焦于縣域,期望在“賦貧者自助”的理念指引下,整合各方資源,通過助力產業、文化傳承、人才培育與生態保護,激活縣域的內生動力,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
在“促公益發展”的道路上,博世中國慈善中心期望尋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創新資助模式。小規模社會組織是公益生態中最靈動的部分,它們貼近社會痛點,卻常因資源匱乏而步履維艱。博世希望為他們引入資源的活水,解決其面臨的系統性難題,共同構建一個更健康、更具活力的公益生態。這不僅是對社會組織的賦能,更是對社會深層次需求的回應。
每一次出發都是為了更好地抵達,博世中國總裁徐大全博士在宣布征集啟動時特別強調,“我們愿攜手各位員工、各位伙伴,踏踏實實地辦實事,做公益”。這不僅僅是一次項目的征集,更是一場公益理念與實踐的深度碰撞。我們期待在博世中國的推動下,匯聚各方力量,以務實的行動探索公益的更多可能,為社會和諧發展帶來更多積極的改變。
博世中國慈善中心2025年度公益項目征集
BCCC CALL FOR PROPOSAL
賦貧者自助
從東北黑土地到中原糧倉,從西北旱作區到江南水鄉,縣域在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等多個維度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縣域作為城市與鄉村的紐帶,不僅是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與實施的核心與關鍵,更是城鄉融合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博世中國慈善中心誠邀各位伙伴,鏈接多方資源、撬動各界力量,以“一域一產業、一域一文化、一域一人才、一域一生態”為畫筆,共同勾勒活力鄉村的嶄新畫卷,激活內生發展動力,實現“賦貧者自助”的美好愿景。
“一域一產業”是縣域經濟振興的根基所在,每一片土地都孕育著獨特的物產與機遇,我們期待挖掘這些各具特色的寶藏產業,通過創新的商業模式、技術支持與市場拓展,助力本土產業蓬勃發展,實現穩定增收。
“一域一文化”則為縣域注入了精神力量,我們期待匯聚各方智慧,將這些文化瑰寶轉化為縣域發展的新動能,通過打造民俗文化體驗村、開發文化創意產品等方式,吸引八方來客,在傳承與創新中,開辟出一條以文化引領發展的致富之路。
“一域一人才”旨在培育本土人才,通過開展各類技能培訓,讓當地群眾掌握現代農業技術、數字化技術、鄉村旅游服務等各類技能,為縣域人才帶來高質量的就業機會;搭建交流平臺,邀請專家學者、行業精英為縣域發展出謀劃策,輸入資源,實現人才與縣域發展的雙向奔赴。
“一域一生態”著眼于縣域生態環境,是實現縣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我們倡導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圍繞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生態環境改善與治理等話題,構建生態系統、發展生態農業、營造宜居環境,探索縣域綠色發展新模式。
申報條件:
1.機構須為在中國大陸民政部門正式登記注冊五年及以上的社會組織,包括基金會、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服務機構)
2.機構在該領域有較成熟的相關經驗,具備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
3.機構能夠動員多個利益相關方的協同參與,可聯合申報
4.項目執行團隊須穩定且擁有相關執行經驗
5.項目具備可規模化、可持續的發展潛力,能積極探索并反饋項目成效與影響力
6.資助金額及數量:單個項目上限100萬元,共計約5-7個項目
7.項目周期:建議18-24個月
8.項目區域:以縣域為范圍,欠發達地區優先
評審標準:
1.項目方案:需求精準性、目標合理性、策略創新性
2.項目管理:時間節點清晰、資源管理有序、相關方合作協同
3.項目成效:價值產出、項目模式、社會效益體現
4.項目可持續:資金可持續、能力可持續、制度可持續
5.項目預算:合理匹配項目內容、人員成本占比合理
6.機構能力:人員專業能力(如行業知識儲備、專業技能等)、資源整合能力、公益傳播與公眾動員能力
促公益發展
在社會快速變遷、經濟形勢轉型、技術持續迭代的大環境下,當下社會組織,尤其是中小規模的社會組織正面臨眾多挑戰,這些問題具有復雜性與系統性,個體或單一組織往往難以獨立應對。因此,社會組織通過構建緊密的合作網絡,搭建資源共享平臺,聯合多方社會力量,以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高效配置,助力每家機構成效更加顯著,也助力細分領域的公益生態更加健康有活力,這與博世中國慈善中心長期秉持的資助理念是極為契合的。
今年,博世中國慈善中心嘗試啟動新的資助模式:期待通過尋找優秀的協同機構,搭建領域網絡,聚焦社會議題的長效解決機制,基于共識投入民間公益生態,為小規模社會組織引入活力,創造可持續的社會價值。
申報條件:
1.協同機構須滿足以下條件:
1)在中國大陸民政部門正式登記注冊3年到10年期間的社會組織,包括基金會、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服務機構)
2)機構致力于推動民間公益組織的發展,在社會組織網絡搭建、資源聯結、培育賦能方面具備豐富的經驗
3)機構有自身專注的議題領域,在相關領域具有專業性和引領性
4)機構具備資源調動能力,能撬動社會力量共同支持公益資源相對欠缺的地區
5)申請中明確闡述支持對象與支持模式,重心支持初創和早期發展階段的小規模社會組織
2.議題領域:教育、鄉村振興
3.資助金額及數量:單個項目上限30萬元(歡迎協同機構提供配比資金),共計約6個項目
4.項目周期:建議18-24個月
5.項目區域:不限,公益資源相對欠缺的地區優先
此外,博世還提供如下支持:
●針對小規模社會組織(被賦能后):在項目周期結束后,博世將聯合伙伴機構共同評定,優秀組織將有機會獲得來自博世的持續資金支持,助力其在相關領域進一步深耕與發展
●平臺支持:所有協同機構及其支持的小規模社會組織將被納入博世中國慈善中心的伙伴機構平臺,參與伙伴機構的交流互動與共建,提供企業可調動的資源
評審標準:
1.項目方案:需求精準性、目標合理性、策略創新性
2.項目管理:時間節點清晰、資源管理有序、相關方合作協同
3.項目預算:合理匹配資金池、人員成本占比合理
4.機構能力:人員專業能力(如行業知識儲備、專業技能等)、資源協調整合的能力
5.決策治理:明確的協同決策機制
6.項目成效:聚焦長效解決機制,成果共享、價值共創
申報通道及相關鏈接:
●項目申報通道:https://lxi.me/4apjap,信息收集截止到2月26日23:59.
歡迎對本次項目征集議題感興趣的伙伴們加入,期待與您共同開啟一段意義非凡的公益之旅。同時,也歡迎廣大合作伙伴轉發本次征集信息,讓更多懷揣熱忱的公益機構了解并參與其中,一起為公益事業添磚加瓦,共繪美好藍圖!(點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