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2021)中國社工年會在京舉行,“匯聚社工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
3月18日,第十一屆(2021)中國社工年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年會由《公益時報》社主辦,來自管理部門、行業組織、社工機構、高校、企業等不同領域關注推動社會工作發展的各界人士圍繞“匯聚社工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為了彰顯社工價值,傳播社工理念,弘揚社工精神,年會發布了2020年度促進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十件大事;致敬了2020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2020年度中國百名社工人物;發布了2020年度“講好社工故事”優秀作品名單、2020年度全國社工微電影大賽劇本征集活動獲獎名單。
為了促進社工的發展,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在年會上向全國社會工作者發布“學黨史、守初心、跟黨走”倡議書;年會還啟動了“零距離——社工關愛計劃”“跨越2021——公益車輪行動”,舉行了“社會工作人才發展基金”捐贈儀式。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換屆負責人陳存根在致辭中表示,過去的一年里,按照民政部的統一工作部署,我國社會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社工隊伍不斷壯大、服務領域持續拓展、社會效應更加凸顯。截至目前,我國社會工作從業人員已達150萬,其中持證社工66萬,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將近1.4萬家,已建各級各類社會工作站6.4萬個。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社會工作目前還面臨著不少問題和挑戰。” 陳存根強調,“我們要積極行動,主動作為,要自覺接受黨建和業務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努力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積極承擔業務主管部門的社會工作任務,通過我們的專業服務,讓人民群眾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黨的溫暖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益時報》社社長、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京代表主辦方發言,他提出,新時代社會工作發展需要新思維。
劉京表示,公益組織做的事情和社工組織做的事情主題是一樣的,“社會工作的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我們能不能借鑒公益慈善,能不能借鑒社會組織的發展路徑?能不能借助于公益慈善機構的一些做法,用社會企業的方式去做,用商業的手段做公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外,社工做的事情跟公益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我覺得公益機構需要的人才就是專業的社工人才。”
“我自己的體會,社工跟公益的融合,將會帶來質的飛躍。祝愿所有的社工都有更好的發展,有更好的成長空間,也祝愿公益機構能夠尋找都社工的合作伙伴,把我們的公益事業發展得更好。” 劉京強調。

為了系統回顧2020年社會工作的發展歷程,年會發布了2020年度促進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十件大事,分別是:
1、社工積極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彰顯專業優勢,受到黨和政府肯定。
2、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社會工作發揮重要作用,體現責任擔當。
3、社工專業人才總量達到150萬人,人才隊伍建設目標完成,開啟新的發展階段。
4、關于“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社會工作被納入頂層設計。
5、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完善意見發布,社會工作專業性被認可,將提供多種服務。
6、加強鄉鎮(街道)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會召開,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提速。
7、社會工作被寫入未成年人相關法律,青少年社會工作迎來里程碑式進展。
8、深圳發布《關于提升社會工作服務水平的若干措施》,探索推動社會工作發展新路徑。
9、《老年社會工作者培訓大綱(試行)》發布,將培訓10萬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
10、《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發布,社會工作法治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在此基礎上,為了深入探討社會工作與鄉村振興的關系,謀劃社會工作未來的發展路徑,年會邀請來自管理部門、行業組織、社工機構、高校等領域的專家進行了主旨發言。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思斌以“社會工作在鄉村振興中的責任與能力建設”為題,分析了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社會工作的作用,闡述了社會工作參與鄉村振興的責任和功能,同時強調要大力推進鄉鎮街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導,北京市社會建設促進會會長宋貴倫提出,要大力實施“大學生社工計劃”,當作長遠的系統工程抓,堅持社會化、專職化、專業化、市場化主要方向,加快社工隊伍建設步伐。

鄭州市社會工作協會副秘書長、鄭州市馨家苑社區服務中心副理事長兼總干事范小康介紹了服務中心通過深入調查、專業引領、培育隊伍、塑造認同、總結經驗、加強研究助力鄉村振興的探索與成果,他表示農村社會工作大有可為。

中共成都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會工作協會會長江維介紹了住宅小區信義治理的成都實踐,目前成都市20余個區(市、縣)的70余個小區正在推行信托物業,社工在其中用助人自助的理念和社區一起鞏固著信托制的成果。

駐馬店市衛生健康體育委員會三級調研員、原駐馬店市西平縣政法委書記王興介紹了駐馬店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情況,他表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可以與全國鄉鎮社工站建設融合開展工作,與社會工作服務網絡高度融合。

北京城市學院公共管理學部碩導周玲就金融社會工作如何助力鄉村振興進行了闡述。目前,中國社會工作者金融能力(首屆)通識培訓項目已經對25個省市1000余人進行了培訓。
為進一步促進社會工作人才高質量發展,以榜樣的力量吸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投身專業社會服務,擴大社會工作行業的影響力,《公益時報》社舉辦了2020年度尋找中國最美社工活動。經組委會初審、專家評審和終審,最終確定了“2020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及“2020年度中國百名社工人物”。
最終名單在年會上正式發布。陳蘭蘭、焦若水、李振鑫、梁祖彬、羅月紅、吳娟、夏晉城、楊國慶、楊麗榮、張毅敏獲評2020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白文選、擺生義、曹菊文、陳慧燕、陳婷婷等100人獲評2020年度中國百名社工人物。
為鼓勵更多的社工同仁講述自己的從業故事和心路歷程,讓更多的人認識社會工作,提升社會工作影響力,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從2019年起發起“講好社工故事”項目,受到廣大一線社工的歡迎。2020年第二期“講好社工故事”活動,共有200多位社工同仁參與分享, 年會對20部2020年度“講好社工故事”優秀作品進行了發布。
“2020年度全國社工微電影大賽劇本征集活動”獲獎名單也在年會上進行了發布。《“疫”起行動》《熟悉的老劉回來了--“歸巢老人”鄉村再適應的故事》《“情感家庭,化三尺冰凍”——家庭服務社工篇》等作品榮獲全國社工微電影大賽劇本征集活動一等獎,同時發布的還有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最佳指導獎3名、特殊貢獻獎3名、最佳組織獎6名、優秀劇本獎50名。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積極響應中央號召,推進社會工作行業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取得實效,年會上,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何建民宣讀了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致全國社會工作者的倡議書。倡議社會工作者“學黨史、守初心、跟黨走”,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黨史學習。二要踐行初心使命,服務國家戰略。三要發揮專業優勢,傳遞黨的關懷。
為了引入更多力量推動社會工作發展,年會上還啟動了多個社工發展項目。

為關愛社會工作者的權益,維持社會工作隊伍的穩定性,加強社會工作服務的持久性,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分享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推出 “零距離——社工關愛計劃”。項目將推出社工專屬電話卡,為社工服務提供更方便、更專業的通訊解決方案。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京、分享通信集團執行總裁鄧浩嘉共同啟動了計劃。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重大自然災害與突發事件社會工作支援服務隊和越野部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推出了“跨越2021--公益車輪行動”。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劉良玉宣讀了“跨越2021--公益車輪行動”倡議書,歡迎所有熱愛社會工作、熱愛自駕出行、追求多彩人生的伙伴們加入到這個行動中來,攜手共創美好的明天!隨后,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重大自然災害與突發事件社會工作支援服務隊隊長林平光、越野部落汽車俱樂部商務總監肖爽交換了隊旗和隊服,共同啟動了該行動。

年會上,為弘揚社工精神,推動社會工作的持續發展,號召全社會關注和參與社會工作,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向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社會工作人才發展基金捐贈2000萬元。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換屆負責人陳存根書記代表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接受了捐贈,并向捐贈方代表、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王政頒發感謝證書。
為了推動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將好事辦實辦好,產生效益,真正發揮作用,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社會工作人才發展基金將嚴格遵循國家有關法規政策,認真執行章程約定要求,加強日常財務監管,切實施行專款專用,堅決做到不違規,無紕漏,用得好,有效益。

王政表示:“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向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社會工作人才發展基金捐贈的資金,將借助社會公益的力量,主要用于人才培養、專業項目支持、理論研究、理念宣傳推廣、社工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推動社會工作的持續發展,并且積極號召全社會關注和參與社會工作,弘揚社工精神。相信在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的指導下,聯合各界資源,中國社工一定會邁向更高的臺階,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將與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守望相助,共同為社工的發展貢獻力量。”
新的時代已經來臨,大力發展社會工作需要更多力量的加入。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中國的社會工作必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