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安庭:全方位加大公益慈善領域的反詐力度
發展公益慈善事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近年來,以互聯網公益為代表的新型慈善形態蓬勃發展。然而,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慈善領域,冒用國家部委、慈善組織的名義,打著公益慈善的幌子,不斷實施詐騙活動。根據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秘書處、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調研統計,僅2022年就有20多家大型公益慈善組織先后發布嚴正聲明,對其遭遇的被不法分子冒名的詐騙活動予以譴責和澄清。
盡管各方作出很多努力,相關詐騙活動仍然層出不窮,公益慈善行業的公信力持續受損,急需有關國家機關重視和嚴厲打擊,也急需公益慈善全行業聯動共同反詐。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會副主委安庭將提交提案,提出全方位加大公益慈善領域的反詐力度。2023年3月3日,《人民政協報》刊發了對安庭委員的采訪報道。現將報道全文轉載如下。
▲本文轉載自《人民政協報》,作者舒迪。

安庭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會副主委
《人民政協報》 2023年3月3日 第11版
“針對公益慈善領域的反詐力度急需加強。”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會副主委安庭告訴記者。作為希肯國際文化集團董事長,安庭多年來一直熱衷公益慈善事業,其個人及其企業曾多次向社會進行捐款,曾獲評“中國扶貧杰出人物”。在慈善實踐和調研中,安庭發現,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慈善領域進行詐騙活動,“已經到了必須重視和加強打擊的時候了”。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僅在民政部遴選的30家互聯網公開募捐平臺,就帶動超過510億人次的網民參與公益慈善,累計募集善款超過320億元,我國的慈善事業得到飛速發展。
“然而這也使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慈善領域,冒用主管部委以及慈善組織的名義,打著公益慈善的幌子,通過開發冒名App、涉詐網頁或冒充慈善組織工作人員建立微信群等,以‘公益競猜’‘刷單返現’‘任務傭金’‘捐贈報銷’等名目和手段,實施詐騙活動。”安庭介紹說。
根據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秘書處、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調研統計,僅2022年就有20多家大型公益慈善組織先后發布嚴正聲明,對其遭遇的被不法分子冒名的詐騙活動予以譴責和澄清,并向公安機關報案。
記者查詢發現,近兩年民政部等有關部門也多次發布防詐騙提示,包括“關于謹防不法分子假借疫情慈善募捐名義進行詐騙的提示”“關于防范非法社會組織以公益慈善名義行騙斂財的提示”等。公安部刑偵局也發布了有關短視頻,提示公眾警惕以公益慈善名義的新型詐騙手段。
“盡管各方作出很多努力,但是慈善領域的詐騙活動仍層出不窮,急需有關國家機關重視和嚴厲打擊。”安庭分析說,在一定程度上,近年來頻發的冒用慈善組織、鄉村振興等名義實施的詐騙行為,對公益慈善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共同富裕事業產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在安庭看來,假借慈善之名義開展的詐騙活動,具有非接觸性、強隱蔽性、集團化運作、贓款轉移快等特點。該類詐騙活動利用公益慈善的名義,使公眾放松警惕,通過非法App、非法網站等,讓大量公眾遭受財產損失。
“與此同時,還會造成慈善組織正常工作受阻。”安庭說,公眾受騙后,慈善組織不可避免地會承擔受騙公眾的大量咨詢和解釋工作,要耗費大量人力和精力。此外,一些被以刑事案件立案辦理的詐騙案件,公安機關會對被冒用的慈善組織銀行賬戶采取凍結措施,尤其是被異地公安機關凍結賬戶后,申請解凍的時間漫長,嚴重影響慈善組織項目的實施和善款的撥付。
“最重要的是,還會造成慈善行業公信力受損。”安庭表示,公信力對慈善行業發展至關重要。不法分子冒名慈善組織實施網絡詐騙,嚴重損害了慈善組織的名譽權和公眾形象,影響慈善組織的社會評價,不可避免地給慈善行業的聲譽造成消極影響,不利于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和助力共同富裕事業。
“為了預防、遏制和打擊慈善領域的電信網絡等詐騙活動,保護捐贈人和慈善組織的合法權益,與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秘書處、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在調研總結相關慈善組織的意見后,我將提交提案,提出全方位加大公益慈善領域的反詐力度。”安庭告訴記者。
“首先是加強立法保護。”安庭表示,結合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慈善法工作,建議在慈善法中明確加強慈善活動綜合監管,明確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假借慈善名義或者假冒慈善組織開展募捐活動、騙取財產的,由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在查處過程中,有關部門應當保護捐贈人和慈善組織的合法權益”。
他建議由公安部會同民政部等有關部門建立協同治理機制,完善慈善領域詐騙涉案資金即時查詢、緊急止付、快速凍結、及時解凍和資金返還制度,明確有關條件、程序和救濟措施,加強追贓挽損工作,及時返還受害人的合法財產,盡可能減少對慈善組織正常工作的影響。此外,應明確規定慈善組織的賬戶為特定非金融機構賬戶之一,不得整體凍結;確需凍結的,凍結涉案賬戶的款項數額,應當與涉案金額相當,不得超出涉案金額范圍凍結款項。
其次是加強部門協同。“建議民政部與公安、金融、網信、電信等有關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借鑒其他領域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成熟經驗,提出慈善領域反詐綜合方案,在實踐中不斷迭代完善。如慈善領域詐騙活動的實質危害有擴大趨勢,有關部門應當聯合展開專項行動。”安庭還建議依托民政部“慈善中國”信息平臺,建立慈善領域反詐信息公示平臺,對不法分子形成震懾。
再次是加強行業聯動。安庭認為,應該加強慈善行業的培訓和交流,建立慈善行業反詐聯盟,密切互動溝通,及時共享信息,增強公募慈善組織和互聯網公開募捐平臺的反詐能力,形成慈善全行業反詐氛圍。
與此同時,安庭還建議結合現有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工作,加強媒體宣傳、加強對以公益慈善名義的新型詐騙手段的曝光。“還要加強社會監督,鼓勵公眾、媒體對慈善活動進行監督,對假借慈善名義或者假冒慈善組織騙取財產的行為予以舉報和曝光。”安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