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社會工作、慈善醫療、養老事業……這些“兩會好聲音”值得關注
編者按: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關志愿服務、社會工作、慈善醫療、養老事業等具體議題引發社會熱切關注。圍繞上述領域,不少代表委員也提交了相應的議案提案,引發諸多共鳴——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龍翔:建議加快推進志愿服務立法
志愿服務在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優化社會資源分配、完善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龍翔建議,應重視并切實保障志愿者權益,建立健全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完善涵蓋志愿組織及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和財產保險制度、強制保險制度、后續保障和撫恤制度,加大對志愿組織、志愿服務團隊及其活動的政策支持與實質性扶持力度。他建議,明確規定志愿組織在參與應急救援、抗震救災等緊急行動時依法享有的快速通行、緊急通行權利,明確應當具備的條件和申請通道或機制等。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張俊杰:建議加強應急救援志愿服務力量建設
建議強化頂層設計,將應急救援志愿服務力量建設納入國家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建設,形成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主力、專業應急救援力量為協同、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為補充、軍隊應急力量為突擊的體系。建議通過薪酬分配、補償機制和物資保障方面加大對社會應急力量的投入,建立起市場、社會回饋激勵的資源網絡;完善志愿服務積分回饋制度,建立同一志愿者異地志愿服務積分互認互換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建議在國家層面設立“中國雷鋒獎”
今年兩會,李楚源建議在國家層面設立“中國雷鋒獎”,作為國家對志愿者、道德模范等楷模的最高獎項,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忠誠于黨、奉獻祖國、服務人民,為祖國的蓬勃發展注入不竭精神動力。
全國人大代表,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孫劍:建議凝聚社會力量,加快公民自愿器官捐獻登記
從總量來說,目前我國器官捐獻登記率仍不高。為此,孫劍提交了《關于推動公民自愿器官捐獻登記成為社會新風尚的建議》。他建議將“推動公民自愿器官捐獻登記成為社會新風尚”納入志愿服務工作體系,凝聚全社會最廣泛的力量,發揮各部門合力,加快公民自愿器官捐獻登記社會風尚形成。同時,他也提議,制作高質量的器官移植科普宣傳短片,廣泛宣傳,消除誤解,讓群眾理解器官捐獻的益處,大力提升器官捐獻知曉度、登記率,挽救更多生命垂危患者,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衢州市中醫醫院副院長陳瑋:建議建立中央和省級罕見病慈善醫療救助專項基金
目前,我國罕見病慈善醫療救助依舊存在短板。陳瑋建議,建立中央和省級“罕見病慈善醫療救助專項基金”,用于幫助罕見病患者尤其是高額藥品的費用支出;罕見病慈善醫療救助專項基金的籌資由社會捐助、企業合作以及政府彩票公益基金組成;采納社會捐助與政府1:3的配置形式;采納藥企捐助與受惠患者群相對應的定向捐贈方式;中央和地方彩票公益基金應成為中央和地方罕見病慈善醫療救助專項基金的重要籌資來源。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所長吳煥淦:建議持續推進健全罕見病孤兒藥法規
吳煥淦介紹,目前中國已發布不少有關罕見病和孤兒藥的政策,但尚未有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政策比起法律有諸多不足。吳煥淦在今年兩會期間提交了《關于持續推進健全罕見病孤兒藥法規的建議》,并提出三點具體建議:第一,建議推進罕見病孤兒藥立法調研;第二,建議豐富罕見病孤兒藥相關政策;第三,建議統籌推進罕見病孤兒藥法規建立,在一些基礎好、法規環境具有優勢的省市地區,試點先行先試。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阿壩州馬爾康市敬老院院長格西王姆:建議引入社會組織和家政等參與養老事業
格西王姆從事養老工作已有15年。她建議,提高農村養老護理人員的工資待遇,加強對養老護理人員的社會關注度;引入社會組織和家政等參與養老事業,興辦養老服務項目,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護理服務”,加快建設覆蓋廣泛的智慧養老體系。另外,她建議建立老年介護職業標準,加快制定養老護工職業認定標準及服務邊界,加快推動養老護理員、醫療護理員、老年照護、養老護工等不同職業資格的鑒定管理與銜接互認。
全國政協委員、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卓君佳:建議加大社會工作崗位的開發和設置工作
今年兩會,卓君佳準備了《關于提升社會工作者職業地位和社會工作認同度的提案》,建議加大社會工作崗位的開發和設置工作,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鼓勵村(社區)工作人員參與社會工作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培訓和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對獲得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資質的按不同等級給予崗位補貼,讓社會工作者具有更加明確的職業定位和職業發展路徑,促進社會工作事業健康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聯理事、中國盲人協會主席李慶忠:建議加快推進視力殘疾學前和多重殘疾教育
李慶忠今年的提案中聚焦加快推進視力殘疾學前和多重殘疾教育。他建議,教育部等部門盡快推動盲校、特教學校成立視力殘疾兒童學前部(班),制定視力殘疾學前教育教學大綱,開發針對視力殘疾兒童學前教育和康復的教材教法,開發學前視力殘疾教育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相應的教育教學設備、教材、輔助技術支持。為加快建立信息無障礙監督激勵機制,李慶忠建議工信部聯合殘聯、相關社會組織等建立網站、信息服務平臺、應用軟件無障礙評測達標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龍墨:建議完善孤獨癥兒童教育相關政策
現階段,我國孤獨癥兒童教育面臨諸多需要解決的難題。龍墨建議,一是完善孤獨癥兒童教育相關政策,針對近些年發展迅速的各種民辦孤獨癥兒童學前教育與康復機構,在資源配置、人才培養、機構管理等方面,予以支持,與政府公辦教育機構共同服務孤獨癥兒童康復教育;二是加快研制孤獨癥兒童教育教學指南,發揮好現有特殊教育學校的資源優勢,為它們的轉型發展提供幫助;三是完善孤獨癥兒童教育的師資培養體系,建立完善的孤獨癥兒童師資培養體系。
民進中央:建議完善慈善組織配套支持政策
今年,民進中央提交了《關于推動我國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為共同富裕注入新動能的提案》。 一是建立國家層面的議事協調機構,完善慈善組織監管體系。中央層面成立慈善事業議事協調機構,將宣傳、社會工作、財政、民政、稅務等與慈善事業發展相關的部門納入其中,形成慈善事業發展的多部門統籌協調機制。二是完善慈善組織配套支持政策,優化慈善組織涉稅資格認定;三是建立慈善大數據中心,加強慈善領域信息共享及頂層規劃。(綜合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