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熱點 > 正文

解讀 | 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高華俊:“具身智能”時代,用科技賦能公益發展

2025/03/06 21:45公益時報 張明敏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到,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實實在在、人民關切的惠民生舉措。對蓬勃發展中的公益慈善事業,報告表述為,引導支持社會組織、人道救助、志愿服務、公益慈善等健康發展。發揮好行業協會商會行業自律作用。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

  《公益時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高華俊。他認為,報告以宏觀政策開篇,重點關注民生導向、科技創新,旨在促進內需和就業。同時,“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等新表述,彰顯了政府對民生問題愈發關注。而除了“社會組織”一詞多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具身智能”等新詞匯的出現,也讓科技與公益的結合正當其時。

  強化政策關注民生“投資于人”

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工作人員在北京南苑社會福利中心開展走訪

  報告中,“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段落表述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以消費提振暢通經濟循環……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高華俊表示,這段以“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為小標題,是一種系統提煉,提綱挈領。如果僅理解為助力“一老一小一殘”社會保障領域的民生政策就有些狹義,它更強調宏觀政策對各個領域的民生導向。

  如經濟政策方面,提出擴大消費、信貸、以舊換新、推動高科技發展等;外交政策方面,推動“一帶一路”發展,關乎民心相連、相通、相親;民生政策方面,更直接展現為“銀發經濟”。

  早期涉及民生的“銀發經濟”的概念源于政策出臺的指引。

  2024年1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增進老年人福祉,被稱為老齡階段做準備的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

  養老產業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潛力巨大。屆時,以養老、護理研發的人形機器人、互聯網、AI等技術在涉及民生的養老領域可以廣泛應用。這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供了良好支撐。

  高華俊認為,報告中提出的民生政策的另一領域——無障礙和康復輔具產業也值得關注,能夠在促進社會融合、提升殘疾人福利等方面發揮作用。此外,無障礙產業能夠拉動投資消費,促進就業等一系列產業鏈條。康復輔具產業除了老年人、殘疾人用的輪椅、拐杖、假肢外,還能推廣至適老化改造方面,形成“老殘一體”,前景廣闊。

  另外,銀發經濟中老年群體文化學習、旅游出行等都涉及民生政策。如,廣東省牽頭成立了“候鳥式養老聯盟”,一些保險公司如泰康、遠洋、人保等也在推動候鳥式養老,民生產業應該借助政策指引大力發展。

  新詞匯“具身智能”

  用科技點燃公益

  報告中一些新詞也格外引人關注,如“具身智能”。百度百科顯示,這是一種強調物理身體、環境感知與反饋的智能系統,通過與環境的交互獲取信息、理解任務、做出決策并實現行動,旨在將人工智能融入物理實體,賦予它們像人類一樣的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

  如今,科技創新釋放的公益潛力正助推慈善行業行穩致遠。公益事業得到科技的助力讓行善變得更加容易,在效率、透明、公正等方面的應用讓公益前景廣闊。同時,籌款平臺聯合、項目設計實施、公平公開反饋都會有更好的賦能。

  “科技助力公益毫無疑問有著重大機遇,公益行業需要思考怎樣去適應科技時代發展,而非總處于初級學習水平。”高華俊表示,經常聽到有人說公益行業反應不快不強,這與機構的人力、財力、治理水平有很大關系,但不可否認,公益行業的從業者是最有活力和使命感的一批人,應該積極正視存在的優勢和價值。

  自2008年至今,十幾年的行業發展已經形成了量的積累,社會組織的數量持續增長。另外,社區社會組織也已有數百萬家。十幾年間,中國公益慈善開辟了很多新領域、新方式,發展更為專業,如慈善信托、股權捐贈等。但行業在追求創新道路上,整體不強卻是現實,需要積極擁抱“具身智能”時代,利用互聯網、AI等助力行業發展,這有著很大提升空間。

湖南師范大學社區智慧養老服務聯合體項目

  前些年,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在對某基金會開展的養老院資助項目進行評估時,技術賦能部分令高華俊深有感觸。項目中,基金會除了向該養老院捐助一些護理床外,還提供一些科技產品,如管理養老院信息系統的“科技包”,幫助養老院提升管理效能。但在實踐中發現,“科技包”怎么都推動不下去。

  “養老院要么不愿意用,或者根本用不了,基金會的培訓也有著較大困難。”高華俊說,究其原因就是整個養老院從業人員年齡偏大,大多為50歲以上,文化水平不高,這導致科技信息化應用推廣特別困難。

  高華俊表示,應用高科技信息化系統能夠加快養老機構發展,如護理機器人的應用。目前,大量的養老機構信息化水平非常有限。“可能在某些高端養老院內部信息化水平較高,但從行業來看信息化水平較為有限。”

  高華俊同時指出,救災方面科技更能體現出優勢。如應急系統信息化水平,國家隊比民間隊就高出很多。“無論是整個信息指揮系統,還是礦難、地震、山洪等災難,搶險機器人等高科技都可以應用。”

  “社會組織有著廣泛性、靈活性等特點,深入基層社區有長處,在擁抱‘具身智能’時代能否占領潮頭、更快融入,都面臨挑戰。這也讓行業感到使命感和緊迫感,要緊跟國家戰略,密切協作。”高華俊說,中國式慈善在發展過程中要把國家的大政方針當作重大機遇,融入行業發展格局,發揮出獨特性,在具身智能時代提升治理水平。

  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根據相關統計,“社會組織”一詞已是第16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每年表述雖略有不同,但導向十分明確,即讓社會組織良性有序發展。

  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社會團體為38.1萬家,比上年增加了0.8萬家;民辦非企業單位為48.1萬家,比上年減少了1.8萬家;基金會為9814家,比上年增加197家。

  積極強化社會組織的發展導向,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有著重要作用。“民生經濟越壯大,越需要社會組織發展。”高華俊介紹,廣義的社會組織應該包括注冊和非注冊的兩類。除了已登記的社會組織,還有不需要注冊登記的社區社會組織(又稱“自組織”)。如浙江省寧波市一些社區的“老年舞蹈隊”等社會組織,不需要注冊,可以直接開展社區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社區生活。

  2024年10月23日,民政部在“民政這五年”系列專題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有各類社區社會組織約270萬家。可以看出,社會組織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專業化也逐步增強,從事領域緊貼民生實際,與社區需求關系密切。

  專家表示,社會組織是民生經濟的重要載體,具有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功能,順應了社會政策發展的重要方向。對于政府宏觀政策落地,社會組織有著很好的執行力和推動力。

  不過,即便有著較快的增長,社會組織高速、高質的發展中一些政策銜接也需要理順。

  2024年9月25日,民政部會同中央社會工作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全國工商聯等四部門發布《關于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該意見表述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社會組織建設和管理的決策部署,針對當前社會團體、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突出問題,以規范化建設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意見。

  “發展慈善事業,貫徹落實慈善法,主基調是嚴管還是促進?是運用嚴管促善還是以善促善?”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理事長王振耀發出這樣設問。但他非常明確地表示:“以善促善!而非一味強調嚴管。”

  高華俊表示,經濟與社會發展急需廣泛發動慈善事業,以增強社會組織能力作為基礎,需要建立政社互通機制,更要凸顯慈善事業的社會服務功能,特別是促進就業的功能。“在解決社會服務不足方面,展現慈善事業的價值,大力發展社區慈善,讓其成為容納幾千萬就業人員的廣闊領域。”

網站編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 |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人妻 日韩 欧美 综合 制服|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久久综合久久性久99毛片|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 一个色综合国产色综合|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成人综合激情|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 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色狠狠久久综合网|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超碰 | 一97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色综合天天综合狠狠|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下载|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欧美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亚洲综合第一页|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