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微光書苑”發起人李翠利:鼓勵新鄉賢、社會組織等參與鄉村文化建設
生于鄉村,長于鄉村,鄉村文化建設一直是李翠利關注的重點領域。多年來,她始終致力于推動鄉村閱讀公益事業,而這件事,還要追溯到17年前。
2008年,在看到鄉村孩子們課余時間無事可做的狀況后,李翠利將自家超市中的白酒貨架改成了書架,擺上自己積攢的幾百本圖書,供村里的孩子和成年人免費借閱。有人來借書,她還會送糖果、送毛巾、送筆記本。雖然這期間也面臨著經濟等各方面壓力,但她依舊堅持了下來,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關注鄉村閱讀。
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后,李翠利更加努力推動鄉村文化建設和鄉村閱讀事業,并且希望通過自己的發聲,讓更多人關注這一議題。截至目前,李翠利創辦的“微光書苑”已經開了17年,累計借閱人次超40萬,其中不少總來看書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微光書苑”模式也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后來由新華書店總店和網商銀行公益小店聯盟共同發起的“1平米書架”公益行動,就是以此為范本。而作為“1平米書架”公益行動薦書官,李翠利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持續關注并推廣鄉村閱讀。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馬上鄉李石村婦聯主席、全國三八紅旗手、“微光書苑”發起人李翠利(右)擔任“1平米書架”公益行動薦書官
今年全國兩會,基于自己的觀察和調研,李翠利提交了《關于加強鄉村文化建設的建議》。其中提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是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源泉,對于引領鄉村意識形態建設、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當前鄉村文化建設仍面臨諸多挑戰,存在文化設施基礎薄弱、財政投入不足、從業人員匱乏、業務指導不到位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鄉村文化振興步伐。
為此,李翠利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設立村文化專員崗位,強化文化市場監管。建議在村“兩委”干部中遴選具備一定文化素養的委員擔任村文化專員,負責鄉村文化市場的上報、引導與監管工作,加強對鄉村文化活動的政治引領,確保各類文化活動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避免低俗、虛假宣傳誤導鄉村留守老人,維護鄉村文化健康發展。
二、重視鄉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長效支持機制。一是解決編制與待遇問題。為農家書屋、文明實踐站等配備專職管理員,解決其編制、工資及待遇問題,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二是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出臺相關政策,扶持和重視以鄉土人才為主的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文化服務建設,鼓勵新鄉賢、社會組織等參與鄉村文化建設,帶動鄉村文化事業繁榮與經濟發展。
三、提升鄉村文化建設從業者素養,縮小供需差距。一是加強培訓指導。充分利用現有鄉村文化建設平臺,加大對鄉村文化建設管理者和從業者的培訓力度,提升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二是鼓勵深入群眾。支持創作者、從業者深入鄉村生活、了解群眾需求,創作出符合當地民俗民情、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作品,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提升鄉村文化建設成效在政府考核中的比重。一是完善考核標準。建立以服務成效為核心的鄉村文化建設考核標準,確保考核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二是加大考核權重。在地方政府行政考核中,適當提高鄉村文化建設成效的考核比重,引導地方政府更加重視和支持鄉村文化建設工作。
李翠利認為,加強鄉村文化人才建設、提升鄉村文化建設成效在政府考核中的比重,是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建議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推動鄉村文化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