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慈善捐贈會上升還是下降?答案是——
無論你的答案是肯定還是否定,都將對你、我、他每一個個人產生重大影響。因為預期會帶來行為的改變,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最終的結果。
譬如我們預期收入會增長,就會有更強烈的消費意愿,更多的消費則會促進生產從而帶來收入的增長;反之則不敢消費,導致生產萎縮,收入降低,更加不敢消費。
慈善領域同樣會受到影響——認為捐贈會下降,在制定計劃與預算的時候就會更加謹慎,無論是捐贈人、慈善組織還是受益人都將受到影響,進而降低慈善事業的發展速度。
反之,對慈善捐贈保有更多的信心,會推動人們更加積極地匯集資源,因而更有可能擴大慈善事業的規模。
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判斷慈善捐贈的趨勢,大家心中的答案(無論是上升還是下降)是否正確呢?
一般來說,我們判斷的依據,一種是感覺,工作生活中接觸的點點滴滴都會帶來感性認知;一種是理性,具體的數據和相關證據會“說話”,盡管可能與感覺不一定一致。
《公益時報》中國慈善榜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到2023年度,連續五年的捐贈總額分別是178億元、267億元、303億元、280億元、364億元,整體呈增長態勢。這與2024年參加《公益時報》中國慈善榜發布會的部分慈善組織代表的感知并不一致。
經濟領域會通過對GDP的統計和對比,研判發展趨勢,確定新的一年的GDP增長指標,并據此安排各項工作。慈善捐贈領域同樣需要通過對捐贈數據的統計和分析進行研判。
按照信息公開的要求,最近一段時間,慈善組織陸續開始發布年報,其中不乏年度收支超過10億元的亮眼數據。在慈善組織發布的捐贈數據基礎上,《公益時報》第二十二屆(2025)中國慈善榜也在緊張的統計制作中。
與其他榜單僅統計前100甚至更少的捐贈不同,《公益時報》中國慈善榜以年度捐贈總額100萬元以上為收錄標準,收錄的不僅是慈善組織接受捐贈的數據,還包括來自政府部門、捐贈方、上市公司年報、媒體公開報道、《公益時報》公益檔案等渠道的數據。
由此,《公益時報》中國慈善榜積累了充足的數據樣本,被譽為“中國財富人士的愛心清單”。過去21年間,《公益時報》中國慈善榜記錄了3579位慈善家、13180家企業的大額捐贈,收錄捐贈總金額超3473億元。這為我們進行數據分析和趨勢研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縱向上,通過對歷年捐贈總額的對比,我們發現盡管經濟社會的發展有波折,但中國的慈善捐贈在整體上一直處于增長態勢,這足以讓我們堅定對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信心,從而吸引更多力量參與其中。
橫向上,通過對同類數據的對比,捐贈人可以確定捐贈的錨點——捐多少、怎么捐、捐給誰都有了參照系,這將讓捐贈人可以更加科學有效地進行捐贈,為慈善事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水”。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慈善事業不斷迎來新課題,但人心向善的趨勢沒有變化。《公益時報》中國慈善榜的數據顯示,企業和企業家依然在不斷捐贈,而且捐贈規模持續走高,捐贈方式更加可持續。
越是面臨挑戰的時候,越是要堅定信心,越是要讓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站在舞臺中央,以榜樣的力量激發更多善意。
我們期待更多人加入編制《公益時報》中國慈善榜的行列——無論是提供數據,還是參與項目,提供人力、財力、物力、智力支持——共同用數據驗證2024年度中國慈善捐贈的發展速度,并在此基礎上研判2025年慈善捐贈是上升還是下降,為政府、捐贈人、慈善組織等提供決策依據。
歡迎大家在這里留下自己的判斷,在即將于5月舉辦的《公益時報》2025中國慈善榜發布會上,我們將給出最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