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醫務社工 | 恒遠社工:駐崗社工攜手醫院社工共建 助力首都醫務社工體系建設
為弘揚醫務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樹立醫務社會工作者先進典型,宣揚醫務社會工作者案例,《公益時報》社攜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金賽藥業等合作伙伴共同開展“第三屆(2023)尋找最美醫務社會工作者”系列活動,并推出“第三屆(2023)尋找最美醫務社工”系列訪談活動,旨在弘揚醫務社工精神,發掘榜樣的力量,共同推進醫務社會工作發展。
本期訪談機構:北京恒遠社會工作發展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恒遠社工”)成立于2017年3月28日,是經北京市民政局批準的專業性社會服務機構,現有工作人員9人,2020年9月29日成立黨支部,先后獲得“AAA“社會組織和“黨建先進單位等榮譽。
恒遠醫務社工開展醫院志愿者團隊建設
以下為訪談實錄>>>>>>
《公益時報》:請簡單介紹一下機構的現狀和取得的成績。
恒遠社工:本著“以人為本 助人自助 專心者恒 篤行致遠”理念,以“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社會群體支持服務”“醫務社會工作”“社工支持培訓”為主要領域,開展服務項目30余項,累計合作單位近100家,服務居民逾萬人次。
恒遠社工積極參與北京醫務社工職業化和專業化建設。自2022年起,在北京市衛健委、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廣州市天河區米公益服務中心等支持下,選派醫務社工先后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等四所醫院開展醫務社工支持性倡導性服務。駐崗社工攜手醫院社工部,四名醫務社工共實施專業社工服務近500次,開展專業活動100余場,服務人員約1000人次;發表醫務社工實務案例兩篇;展示專業社工價值和作用,提高醫院醫務社工水平,提升醫院志愿團隊層次,有效促進醫務社工和門診科室融合服務,為首都醫務社工體系建設發揮積極示范作用。
《公益時報》:結合案例談談機構在醫務社工領域的發展情況,如特長、方法、經驗總結等。
恒遠社工:參與北京醫務社工職業化和專業化和建設項目中,有兩個具體事例分享。
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社工部主任丁瑞恒大力支持下,恒遠派駐的醫務社工張威和王宏宇等一起,攜手醫務人員開展諸多系列服務和專業示范。如在康復科深入開展患者藝術療愈探索連續性小組工作活動,借助藝術助力患者情緒疏導,小組互動激發康復動力;在重點科室醫務人員提供心理疏導支持,實施京外患者代辦服務,為陪診志愿團隊開展能力培訓等;上述社工專業服務,得到了醫院患者和醫務人員認可,提升醫務社工介入層次和影響力,宣傳專業社工理念和能力。
恒遠社工陳燦為安貞醫院患者開展個案服務
在安貞醫院社工部主任李渝指導下,恒遠派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醫務社工陳燦,共完成病房探訪100余次、個案服務20次、小組活動10場次、志愿者培訓3場次、社區活動13場次、社會工作督導12次、醫院社工特色活動10場次。主要內容包括三個主要方面:梳理醫務社工工作職責,開展醫務社工專業個案服務,通過醫務社工示范服務和引領帶動,協助安貞社工部建立清晰的社工流程和服務模式,宣傳倡導醫務社工理念和專業技能,促進社工部和其他科室融入合作。
《公益時報》:機構(醫院)應該如何做好多方資源鏈接?
恒遠社工:醫務社工體系建設是一個多方聯動和多方合作的過程,衛健委(相關支持方)、醫院、機構等多方職責分工,醫院社工部和社工機構梳理醫院資源狀況和社工部現狀,商定發展規劃,有效引入外部資源,社工機構在專業服務、薪酬待遇、職業成長等給與醫務社工足夠支持。
醫務社工為住院患者開展社工小組服務
《公益時報》:應對現存的困難與挑戰,未來機構的工作計劃與推動方向是什么?
恒遠社工:隨著社會環境深刻變革,存在片面追求過度醫療、各醫院類型和環境不一、醫務社工社會認知度不高、醫務社工工作繁雜等狀況。機構和醫院深化溝通,協同建設人文醫院,擴大社會效益,整合社會資源,擬定1-3年工作計劃,聚焦專業服務和示范活動,建立起醫務社工和高校社工、心理咨詢等專業合作;推動醫院和高校及社會愛心力量聯合,支持醫務社工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