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制定多項措施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產業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政廳印發《關于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發展養老產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豐富居家社區服務、優化機構服務、盤活閑置資源等18項具體措施,旨在進一步完善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產業政策機制,推動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和擴大服務供給,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增進老年人福祉。
《措施》提出,培育專業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支持養老機構、社會組織、企業聚焦老年人“家門口”養老需求,進駐運營鄉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及養老服務站(點),建設家庭養老床位。大力發展嵌入式社區養老服務,按需設置社區(村)養老服務站(點),打造“一老一小”服務綜合體,確保每個社區(村)至少有一個點位能提供基本養老服務,其中老年集中助餐點位每個社區不超過兩個、每個村不超過一個。
《措施》多處提到積極發揮社會力量作用。如,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高品質養老機構,依規建設老年公寓、養老社區。支持社會力量在產權明晰的基礎上,投資改造閑置醫院、學校、培訓機構、療養院等國有資源及其他可利用社會資源,用于養老服務業。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將寧夏老年人服務園區打造成引領寧夏養老產業發展的養老服務綜合體。
《措施》明確,在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等積極推行無障礙環境認證,在城市公共區域加裝老年人休息椅,支持將二層及以上養老服務機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加裝電梯納入大規模設備更新范圍。加快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推動養老服務設施、小區無障礙環境等整體提升。
支持發展銀發經濟。鼓勵企業開發、設計、銷售符合老年人需求的適老家電、洗浴裝置、助行器具等相關養老服務產品。支持銀川市等有條件的地方培育老年用品科技研發、展示體驗、貿易集散、電子商務等產業示范園區,打造銀發經濟集聚地。支持以市場化方式舉辦各類養老服務及養老產品等銀發經濟領域展銷會。
在人才支撐方面,《措施》要求,推進養老服務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建設,推動養老護理按需納入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補貼標準上浮20%,并做好動態調整。建立養老服務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制度,健全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轉換通道,落實與技能等級相銜接的技能崗位評聘制度。
《措施》強調,加強權益維護。加大對養老領域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消費侵權行為的整治力度,持續加強金融理財、養生保健、旅游培訓等領域監管,發揮社會監督、媒體監督作用,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