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社會工作學院揭牌成立
3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社會工作部與內蒙古大學在呼和浩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正式揭牌成立“內蒙古社會工作學院”。這一舉措標志著內蒙古在推進社會治理創新、構建中國特色社會工作人才培養體系上邁出關鍵一步。自治區黨委社會工作部、內蒙古大學負責人及相關部門、高校代表、師生等200余人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儀式現場,雙方代表簽署協議并為學院揭牌,同時宣布了學院領導班子及建設指導委員會專家名單,并向首批聘任專家頒發聘書。根據協議,學院將依托內蒙古大學學科資源和科研優勢,采取“部校共建”模式,聚焦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在理論研究、人才培養、智庫建設等領域深度合作,推動資源共享與協同育人。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成紅亮在致辭中表示,成立社會工作學院是自治區黨委立足社會治理現代化需求作出的重要決策,旨在為邊疆民族地區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社會工作學院的成立被賦予三重使命:一是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二是構建本土化理論研究體系,三是建設高端智庫服務社會治理。成紅亮指出,當前內蒙古正處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關鍵階段,社會結構深刻變革對社會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學院將通過“三個行動”——理論研究、能力提升、人才培養,以及“十項重點工作”,包括共建智庫、深化調研、加強學術交流、建設實習基地等,形成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培養路徑。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學院將創新開展面向社區工作者、志愿者、黨務工作者的學歷教育,以學歷提升拓寬職業發展通道。
在理論研究方面,學院將重點攻關邊疆民族地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興領域社會治理等課題,探索社會工作規律。成紅亮強調,要充分發揮內蒙古大學的學術優勢,建立政校社協同機制,針對社會工作痛點難點開展科研攻關。同時,學院將搭建常態化對話平臺,定期組織專業培訓,提升社會工作者在基層治理、群眾服務等領域的實務能力。
根據規劃,雙方將聯合優化社會工作專業就業環境,通過定向培養、實習實踐、崗位對接等方式,推動人才供給與基層需求精準匹配。目前,自治區已建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信息庫,未來將依托學院平臺深化產教融合,培育扎根基層、服務邊疆的專業力量。現場參會的社區工作者代表表示,學院的成立為職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期待通過系統化學習提升服務群眾能力。
隨著“內蒙古社會工作學院”的正式運行,自治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進入新階段。這一創新實踐不僅為邊疆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現代化探索新路徑,更將為全國社會工作教育體系創新提供有益借鑒。 (據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