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寧波年輕人為何如此青睞當社工?
今年3月18日是第19個國際社工日,在浙江寧波北侖新碶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一幅長達18米的“時光印記·社工溫度”主題畫卷,用162張照片致敬社工。
3月21日,由寧波市委社會工作部主辦的“分類治理寧波實踐”交流分享活動在寧波工程學院舉行。來自寧波各地的社工代表,就社區工作法及特色品牌進行分享,并與專家探討基層治理路徑。
社區是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寧波已有46548名持證社工,占全省的17%,數量居全省首位。2024年首次開展的高級社工師自主評審中,寧波評審產生高級社工師5人,累計培養高級社工師12人。
寧波,為何有如此龐大的社工陣容,又如何掀起基層治理熱潮?
三重紅利疊加社工崗位持續走熱
近年來,社工崗位成為年輕人眼中的“香餑餑”。
數據顯示,2024年,鄞州4000余人爭搶100個崗位,江北區1∶43錄取比例堪比“國考”……“社工報考熱”的背后,是政策、職業發展、社會價值三重紅利的疊加釋放。
政策東風給社工“真金白銀”的待遇保障。早在2018年,寧波就出臺《關于加強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專職社工年平均收入不低于當地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1.4倍,公積金繳存比例提升至12%,并有帶薪休假、免費體檢等福利。
這種穩定的收入和福利,打破大家對社工“低收入”的刻板印象,成為吸引年輕人報考社工崗位的重要砝碼。
針對考證培訓,寧波加大教育培訓和考前輔導力度,在線培訓總人數達6.27萬人,對442名高級證書報考人員開展集中培訓,完成25名高級社工師預備人選評審培訓。截至去年10月底,2024年全市社工職業資格考試通過人數達16431人,同比增長 49.50%,占全省總數的28.07%,居全國城市首位。
針對社工成長,寧波建立了完善的分級培訓、梯度培養機制,全面提升社工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服務能力。同時,建立社會工作人才專家庫,首批入庫專家30人,為社工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更具吸引力的是,寧波市打通了社工職業晉升通道,優秀社工可通過定向招錄獲得公務員或事業編制,每年均有社區書記“上岸”,打破了基層崗位的“職業天花板”。
寧波還構建了“減負賦能”的工作生態,讓社工崗位真正成為年輕人實現自我價值的新舞臺。
2022年公布的《寧波市城市社區工作事項清單指導目錄》,明確社工職責邊界,減輕案頭負擔,讓社工有更多時間下沉網格服務群眾。此外,寧波對社工的榮譽激勵毫不吝嗇,常態化開展“金牌導師”、社區工作領軍人才等選樹活動。
從社工日活動看各界對社工的關懷
今年的3月18日是第19個國際社工日,寧波各地開展慶祝活動,展現了各界對社工的人文關懷。
在北侖新碶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內,一幅長達18米的“時光印記·社工溫度”主題畫卷,用162張照片致敬社工。畫卷里既有社工暴雨中疏通下水道的堅毅背影、深夜調解矛盾的疲憊身影,也有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的暖心瞬間。
新碶街道茉莉社區黨委書記夏燕感慨:“社區工作雖然有很多困難和挑戰,但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們學會如何更好地服務居民,讓我們的社區更加和諧溫馨。”
在寧海國際會展中心的文藝演出舞臺上,原創劇目《播種星辰的人》、小品《一呼百應“呼”出安心家園》等節目上演,再現社工在助老護老、代際共融中的橋梁作用;
在鄞州潘火街道,50多名社工在心理療愈中,學習減壓方式,也在團隊淬煉中消解職業懈怠;
海曙白云街道開啟了社工大比拼,在技能賽場邊的非遺公益集市,讓社工們收獲別樣的傳統文化體驗;
江北前江街道的“前江弄潮”社工研修班再度起航,年輕社工們淬煉本領,為城市治理儲備新力量……
這些致敬與祝福,無不體現了寧波各界對社工的關注,也進一步提升了社會對社工的認知和尊重,為基層治理注入了活力。
發展與挑戰并存尋找社區治理的“寧波解法”
社工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服務供給錯位、資金短缺、資源整合不足等難題也制約著社工大展身手。
不少社區都經歷過這樣尷尬的場景,精心策劃的活動,到場居民卻寥寥無幾;不少社工承擔著大量基礎性、超負荷的工作,但居民并不理解。
現象背后,折射出的是服務供給與居民需求的深層矛盾。
面對挑戰,寧波的實踐者用數字化手段,為基層治理插上“智慧”翅膀。
在基層村社,由寧波市委社會工作部統一打造的“村社智管家”,成為“數字社工”,悄然改變服務模式。通過小程序,居民不僅可以反饋問題、參與活動,還能尋求專家幫助。
針對社區經費主要依賴政府撥款,社工們“干事無錢、有錢難干事”的困境,早在2023年7月,鄞州就發布了“鎮(街道、社區)發展專項基金會運營管理指南”,這也是寧波市首個專項基金運營管理指南。經過5年運行,鄞州區社區發展基金會已募集資金4000余萬元,支持近百個社區建設項目。
深化“社工+”模式,讓更多人參與社區治理。寧波各地積極盤活企業、高校、新就業群體等,為社工站活動提供各類資源支持。
在鄞州白鶴街道,快遞小哥和外賣騎手作為社區治理的新興力量,在配送工作之余,承擔著社情民意反饋、安全隱患排查、政策法規宣傳等服務管理工作,為維護社區的和諧穩定與良好秩序貢獻力量。
在寧波,社工“火”起來,不僅是職業選擇的轉向,更是一場基層治理的革新。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扎根社區,政府和社會需要給予的,不光是全方位的基礎保障,更要給予理想落地的土壤和更廣闊的舞臺。
(據《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