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沾益:奏響鄉村治理和諧曲
近年來,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德澤鄉緊貼“民”字做文章,圍繞“心”字優服務,聚焦“和”字抓治理,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小切口”連接“大民生”,用“小支點”撬動“大治理”,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以基層善治描繪民生“幸福底色”。
在“建”字上謀高招推動基層治理見實效
德澤鄉探索形成“一江治理、兩山勸導、三市規范、多點監測、全網覆蓋”具有德澤標識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集矛盾糾紛調處、公共法律服務、群眾信訪接待、應急處置、黨群服務、指揮調度于一體的“楓橋式”服務治理集群,凝聚起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有效實現從“單打獨斗”到“齊抓共管”轉變。
建組織。德澤鄉積極創建黨組織擔當作為、黨員干部帶頭作為、無職黨員有位有為、退休黨員老有所為、網格員激發作為的“五為”黨組織,充分發揮政治引領、組織動員、協調推動作用,推動黨建工作重心下移、黨員力量下沉、服務觸角下延,將群眾急難愁盼分解進入網格,下足“繡花”功夫,實現以“微網格”推動“微治理”。
建機制。德澤鄉建立“鄉黨委牽頭抓總、村組黨組織推進落實、各網格走訪服務”的“黨組織+網格員”高效率網格工作模式,構建以村組干部、群眾代表、黨員代表等人員組成的專責網格員隊伍,嚴格落實研判、走訪、排查等制度要求,精準對接居民服務需求,及時解決群眾關切和利益訴求,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在“治”字上促融合強化基層治理法治觀念
年初研究制定主題黨日活動,把“每月一普法”列為規定動作,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德澤鄉與市、區法院形成聯動,建立留守、困境兒童保護示范點,聘請法官擔任法治副校長,常態化開展“小手拉大手”“法治安全進校園”、思政課、“家門口”巡回審理活動,讓紙面上抽象的法律變成鮮活可見的案例,使普法活動更具實效性。
厚植德治底蘊,德澤鄉積極開展民風培育、文化傳承等工作,張貼二十四孝、《三字經》等傳統文化海報,繪制農耕、鄉愁主題墻體畫,打造鄉村文化長廊。選好管好用好族長,弘揚良好家風族風,實現由管“小家”到治“大家”。
激發自治活力,成立鄉賢理事會,讓“富鄉賢”推動產業興旺,“文鄉賢”助力文化傳承,“德鄉賢”引領價值風向。廣泛開展民情懇談、院壩協商、向村民報告工作,激發群眾創造活力,引導群眾從“要我干”到“我要干”轉變。
在“拓”字上提效能架起基層治理“連心橋”
德澤鄉結合米支嘎村村民對百年古樹的深厚感情,充分挖掘古樹文化歷史等資源,創新打造了米支嘎“古樹議事”矛盾調解平臺,形成集政策宣傳、民主議事、服務群眾等于一體的協商議事微陣地。
此外,德澤鄉整合社會力量,擇優選聘政治素質高、有威望、善于做群眾工作的人民調解員、警務人員、老黨員等作為志愿者先鋒隊,將“一老一小”關愛服務保障、反詐宣講、矛盾糾紛調解等納入服務清單,與網格員形成聚合效能,逐個推動問題解決,實現從“被動受理”到“主動敲門”轉變。 (據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