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發布2023年度報告: 年度捐贈收入7.98億元,年度公益支出6.89億元
5月28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2023年度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實現年度社會捐贈收入7.98億元,年度公益支出6.89億元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理事長貝曉超在年報致辭中表示,2023年是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黨組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聚焦主責主業,扎實開展人道工作,連續第四次獲評全國5A級基金會稱號,獲得“年度榜樣基金會”“中國基金會品牌榜TOP10” “年度透明慈善公益基金會榜單第一名”“中基透明指數FTI滿分”等多項榮譽。
報告中介紹了基金會2023年的整體工作和項目情況。
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務方面,高質量完成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大病兒童救助項目,全年資助白血病、先心病患兒11603人,向1286名白血病患兒資助人道關懷金。救助先心病、再障、唇腭裂等大病及重癥患者4500余人。繼續實施“罕見病關愛行動”“地貧救助行動”“生命接力基金”“愛眼護眼工程”和“關愛鄉村少年眼健康項目”,為全國34萬人完成視力篩查。立項援建博愛衛生站、博愛校醫室、“健康e站”、英雄能量站、博愛學校、未來教室等共280余所,培訓鄉村醫生、兒科醫生、校醫、基層醫生超過3.1萬名。
2023年3月,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重訪河南——天使之旅十年”大病患兒探訪活動中,醫療專家入戶看望患兒
救災備災方面,全年啟動災害應急響應9次,發放賑濟家庭箱30354只,為超過12萬名受災群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募集總價值7955萬元款物支持甘肅積石山抗震救災。“社會救援力量保障提升計劃”資助社會救援隊162支。620余支救援隊加入社會應急力量數字救援平臺。來自27個省份的500余名社會應急救援隊伍骨干成員參加“社會應急力量骨干培訓計劃”。
2023年8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以工代賑”項目在河北省保定市啟動
應急救護方面,全年新增配置AED、“應急救護一體機”1098臺(套),實現了鄭州、廈門地鐵應急救護設備全覆蓋,8500余名客運人員取得紅十字救護員急救證書。舉辦“紅氣球挑戰賽”共10場,4200余人參賽,1800余名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務,創新開發了國際賽事、企業賽事和校園賽事。發起“紅十字應急救護伙伴網絡”,持續促進紅十字應急救護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11月5日,“紅氣球挑戰賽”在蘇州市金雞湖環湖步道開賽,來自中日韓等多個國家的千余名運動愛好者參加比賽
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積極貫徹落實總會、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進一步推進紅十字博愛家園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意見》,在農村推動紅十字博愛家園建設,立項援建博愛家園66個,覆蓋46個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對口幫扶縣。繼續開展湖北英山縣、貴州織金縣等定點幫扶工作。援助新疆、西藏420余萬元開展大病救助和教育類項目。積極推進“魔豆媽媽”項目,幫助困難女性就業。阿斯利康鄉村振興公益基金共資助37個鄉村振興項目,惠及70余萬人。
2023年8 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項目組回訪位于山西太陽山村的紅十字博愛衛生站
國際援助方面,在總會統一部署下,圓滿完成對敘利亞人道援助工作。國際免費午餐項目惠及26所學校,7663名非洲兒童,項目上榜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基金會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獲民政部點名表揚。支持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舉辦160年人道行動紀念圖片展(上海站),合作舉辦海外安全項目;與聯合國難民署合作開展“阿富汗危機響應行動”;絲路博愛基金公益足跡遍及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以實際行動服務外交大局,深化民心相通。
當地時間2023年2月9日,中國紅十字會向敘利亞援助首批醫療物資運抵大馬士革
黨建和隊伍建設方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不斷強化“四強”黨支部的使命擔當,深化“上前線下基層”支部工作法,扎實開展調查研究。基金會黨支部通過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四強”黨支部復查。
2023年9月15日-17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關愛生命 救在身邊”主題展覽在第十屆慈展會亮相,并榮獲兩項大獎
貝曉超表示,站在中國紅十字會建會120周年、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立30周年這個新的起點和方位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將在總會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十字事業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終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守護生命與健康,紅十字救在身邊”為使命,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加強高質量人道資源動員,抓好高質量人道公益產出,建設高質量干部隊伍,奮力開創人道公益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