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年人精神文化養老與社會參與研究報告》發布
9月11日,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森麗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海南亞洲公益研究院聯合發布《空巢老年人精神文化養老與社會參與研究報告》。據介紹,這是三方打造“智能養老陪伴公益研究中心”并推動智能養老陪伴研究一年以來完成的行業內具有前瞻性、理論性和倡導性的報告,旨在推動空巢老年人精神文化養老與社會參與的政策與實踐創新,促進空巢老年人精神文化養老與社會參與的高質量發展。
本次發布會圍繞空巢老年人精神文化養老的需求與挑戰,分享了相關研究成果,并探討未來實踐路徑。報告指出,空巢已成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形態,越來越多的空巢老年人追求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滿足,主要表現在:親情陪伴與家庭支持、社會交往、文化娛樂與休閑、老年教育、老有所為與社會參與、自我價值實現、智能陪伴、心理關愛與慰藉等。隨著空巢家庭規模不斷增加,老年人對精神文化養老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也面臨多重挑戰,需要加強聯動工作機制建設,并通過社區供給、家庭支持、產業發展等多方協作,提升空巢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養老質量。
會議期間,多位專家對報告內容發表了點評與建議。森麗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郭小燕分享了企業在智能養老領域的創新成果,表示希望通過小麗機器人幫助老人打開AI世界的大門,與老人一起共創共享積極老齡生活。森麗康科技總經理助理于嵐介紹了積極老齡故事比賽征集活動,希望通過機器人作為載體幫助老人化解內心困惑,提升生活品質,倡導“讓陪伴成為老年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理事長王振耀指出,智能技術在老齡社會中的作用不僅僅是工具,而是通過智能陪伴等手段幫助老年人實現精神和情感的滿足。“未來需要進一步推動智能技術的社會化與智慧化,探索機器人在老年人陪伴方面的潛力,并期待與各方共同發力,推動中國積極老齡社會的實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