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2024年承辦代表委員建議提案487件主要涉及老齡養老、社會救助、社會事務等
2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24年國務院部門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提案工作有關情況。
會上,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介紹,2024年,民政部共承辦全國人大代表建議313件、全國政協委員提案174件,主要涉及老齡養老、社會救助、社會事務等方面,都已經按時辦結。
唐承沛強調,工作當中,民政部注重做到“三個突出、三個貫穿”。
一是突出政治導向,將壓緊壓實責任貫穿始終。民政部堅決落實政治責任,建立健全部領導統籌抓、承辦司局班子直接負責、明確專人具體辦理的工作機制。加強全過程督辦管理,定期調度、重點督辦,實現全周期信息化平臺辦理、全流程跟蹤督辦、全方位把關核校。創新辦理方式,將辦理工作與開展的重點工作結合,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拓展部門合辦、上下聯動、業務協同等辦理方法,推動辦理工作有序有效進行。
二是突出同題共答,將主動溝通交流貫穿始終。堅持全流程溝通,辦理前主動進行聯絡、辦理中及時通報進展、辦理后具體反饋答復。堅持多渠道協商,在常態化溝通基礎上,邀請部分代表委員參加業務會議、專題調研、座談訪談,面對面開展協商交流。堅持共解難題,對反映的重點難點問題,與代表委員深入研究探討、問計問策,重大問題提請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有關部門支持推動,同向發力促發展。
三是突出實績實效,將成果轉化貫穿始終。加強辦理成果運用,持續推動將代表委員的真知灼見轉化為政策舉措,全年共采納意見建議220多條,出臺相關政策措施24項,推動老齡工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治理取得新進展,有效增進了民生福祉,增強了群眾獲得感。
在老齡養老領域,民政部尤為重視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唐承沛指出,發展“家門口”的社區養老,能夠讓廣大老年人在相親相熟、就近就便的環境中安享幸福晚年,這符合我國國情,也順應老年人的期盼。2024年,民政部共承辦社區養老類相關建議提案87件,并將其中部分內容納入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起草當中,促進養老服務資源向老年人周邊、身邊、床邊匯聚,努力讓老年人享受“家門口”的養老服務。具體工作包括:
一是穩步健全服務網絡,提升服務能力。著力建設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加強鄉鎮(街道)區域養老服務能力建設,完善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站點,積極構建“一刻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圈,推動養老服務資源下沉。目前,全國已經建成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36.7萬個,在縣區層面建成示范性養老服務網絡446個。
二是持續辦好為老實事、優化服務供給。聚焦老年人急難愁盼,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近年來累計支持建成家庭養老床位36.6萬張,提供助浴、助潔、助醫、助行、助急等居家養老上門服務67.5萬人次;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累計完成208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同時支持84萬戶社會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全國老年助餐點達到7.5萬個,老年助餐服務網絡不斷拓展,服務模式日益豐富,服務質量持續提升。
三是不斷完善扶持政策,培育良好市場環境。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土地規劃、設施建設、財政投入、稅費優惠等系列扶持政策,促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指導各地嚴格落實新建居住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四同步”的要求,穩步增加和拓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場地空間。積極培育、發展專業化、連鎖化、品牌化社區養老服務機構。
四是強化服務監管,保障質量安全。開展養老服務領域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防范化解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風險隱患。制定發布一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規范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開展。指導各地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和專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保障安全。“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建議提案辦理的政治擔當,進一步加強協商辦理,進一步狠抓轉化落實,以建議提案辦理新成效,助力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唐承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