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張雪弢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以下簡稱《規劃》)。這是建國以來國家第一次將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專項規劃范圍。 描繪社會養老發展藍圖 《規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老有所養”、十七屆五中全會“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和“十二五”綱要“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精神,將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提升到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明確了“十二五”時期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基本內涵、功能定位、具體建設任務和保障措施,是指導“十二五”時期我國社會養老服務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規劃》全面總結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發展現狀和問題。從養老機構數量不斷增加、服務規模不斷擴大、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進一步改善、社區日間照料服務逐步拓展、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初步形成等方面,總結了近年來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成績。同時,分別從缺乏統籌規劃、總量不足、設施簡陋、功能單一、發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專業化程度不高、優惠政策落實難、市場監管有待加強等方面,客觀分析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規劃》深刻分析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機遇和挑戰,認為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傳統養老模式轉變的必由之路,是解決失能、半失能老年群體養老問題的當務之急,是擴大消費和促進就業的有效途徑。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對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高度重視,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城鄉居民收入的持續增多,公共財政更多地投向民生領域,以及人民群眾自我保障能力的提高,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規劃》科學界定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內涵和功能定位,提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是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以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為目標,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和社會參與等設施、組織、人才和技術要素形成的網絡,以及配套的服務標準、運行機制和監管制度。 《規劃》明確指出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十二五”時期,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要以滿足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為目標,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堅持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統籌規劃,基本建立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安享晚年,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到2015年,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組織健全、規模適度、運營良好、服務優良、監管到位、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基本健全。 《規劃》突出強調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和保障措施。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應當把握四項基本原則,即統籌規劃、分級負責;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深化改革、持續發展。同時,《規劃》從強化統籌規劃、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制度建設、確保規范運營,完善扶持政策、推動健康發展,加快人才培養、提升服務質量,運用現代科技成果、提高服務管理水平等六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保障措施。 針對我國不斷加劇的養老床位供需矛盾,《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并提出了“增加日間照料床位和機構養老床位340余萬張”和“改造30%現有床位(約90萬張)”兩項具體建設任務,以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據了解,按照201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21億推算,屆時我國養老床位總數將達到約663萬張,比“十一五”末新增340多萬張床位,五年新增床位數超過建國60多年床位建設總和。 多措施推動《規劃》落實 為了落實好《規劃》的要求,民政部將采取多方面措施,積極推動《規劃》的貫徹落實: 一是加強對《規劃》實施的領導。推動各地政府建立社會養老服務發展工作機制,合力推進“十二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揮民政部、全國老齡辦的職能作用,統籌“十二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組織、指導和協調工作。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貫徹落實國家優惠扶持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養老服務建設。建立財政投入、彩票公益金、社會資金相結合的資金籌措機制,加大對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十二五”時期,民政部和地方每年留成的不低于50%的福利彩票公益金將集中使用于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二是開展“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年”活動。按照《規劃》的要求,根據胡錦濤總書記“大力發展老年福利事業”的重要指示,民政部將在“十二五”期間,在全國連續開展“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年”活動。推進年將以貫徹落實《規劃》為主線,加快推動社會養老服務在規劃布局、增量擴面、政策創制、機制創新、行業管理等領域取得明顯進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加快建立適度普惠型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目前,開展推進年的政策文件已經形成,即將下發各地執行。 三是實施“敬老愛老助老工程”。根據胡錦濤總書記“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重要指示,民政部將在“十二五”期間組織實施“敬老愛老助老工程”。這項工程包括省市級綜合養老設施建設“陽光計劃”、區縣綜合福利中心建設“月光計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星光計劃”、農村五保供養服務設施建設“霞光計劃”、農村互助養老“幸福計劃”等,涵蓋了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不同層次和不同功能,對于推動形成布局合理、種類齊全、功能多樣的養老服務設施網絡,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力爭在“十二五”時期,我國養老服務設施快速增加,早日實現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30張的目標。 四是強化對《規劃》實施的督促檢查。為了更好地指導各地貫徹落實《規劃》,民政部將出臺社會養老服務發展監測指標體系,對“十二五”時期社會養老服務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進行分解細化,提出量性和量化相結合的參考標準和衡量指標。同時,推動各地制定和出臺本地區監測指標體系,落實責任分工,明確時限進度,強化效果評估和督促檢查,確保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