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本報記者 閆冰 對于初入職場的“80后”們來說,時間和金錢并不是他們的資本,但比起“植一棵樹”、“捐一本書”這樣的行動,捐出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NGO健康持久良性運轉,便可使他們的價值更大化利用,從而成為很多年輕人可選擇的公益新途徑。 ABC——(A Better Community美好社會咨詢社)的縮寫,是中國公益界首家完全由志愿者向中小型NGO提供免費公益咨詢服務的組織。這些來自埃森哲、BCG(波士頓咨詢公司)、貝恩、正略鈞策、北大縱橫等國內外專業咨詢機構的年青人,用自己業余的時間幫助了不少草根NGO。 “80后”+“白骨精”的匯聚 段段在工作日里是一家公司的財務,下班后她“變身”為ABC的一員,從工作地點趕到位于朝陽區的金羽翼殘障兒童藝術之家,在ABC的2012年春季咨詢季當中,她擔任了金羽翼項目的項目經理,要帶領自己的團隊為金羽翼完成關于人力資源、崗位設定等方面的咨詢報告。 像段段一樣的人,在北京還有很多,他們當中95%以上是標準的“80后”,他們當中絕大部分是職場上時髦的“白骨精”(白領、骨干、精英),他們白天在本職工作中扮演著一種角色,又利用下班和周末時間開始一種新的職業,他們有著共同的身份標簽——ABC志愿者。 但成為ABC的志愿者要經過嚴格的選拔過程,以確保其“專業性”。ABC每年有春季和秋季兩個咨詢季,咨詢季之前會進行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訓。今年的春季招募共有500份左右的有效網申簡歷,這是創辦四年來報名人數最多的一次。ABC的HR們從中篩出200人進入面試階段,雖然簡歷來自五湖四海,但工作地點必須是北京地區的要求將一批人排除在外。在群體面試之后共有44人進入了2012春季訓練營,但最終只有20人脫穎而出,成為ABC春季咨詢季的合格咨詢師。 在訓練營接受過培訓的段段說,當時訓練營中有觀察員進行第三方評分,但最重要的是候選人之間的互評。“除了咨詢方面的專業技能、分析能力之外,團隊協作能力和奉獻精神是大家最看重的。”在訓練營當中,候選人者們會接受兩部分的培訓,三分之一的內容和公益領域相關,三分之二是工具的使用,比如深訪技巧、報告撰寫、熟悉流程等。 ABC的外務副社長陳馨介紹說:“我們現在的規模有100多人,但所有人都是志愿者,本身我們都有自己的工作,所以要保證高效持續的工作狀態,還要有對ABC的絕對熱情。” “嚴密卻無形”的運轉機制 100多人的NGO,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沒有固定的外部形態,正在以一種“嚴密有序”卻“無影無蹤”的狀態運轉著,這可能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 ABC有著明確的組織架構,社長下設兩名副社長和六個部門:客戶關系部、對外關系部由外務副社長負責,人力資源部、項目部由內務副社長負責,另外兩個正在成長的部門——IT網絡部和研究部由社長直接管理。 “以上這些是我們的管理團隊,但是真正沖到一線和我們客戶接觸的是咨詢團隊,他們每一團隊都是8人建制,分別是1名資訊總監、2名項目經理、5名咨詢師。其中兩個項目經理一個是負責對外聯系,一人負責團隊的內部管理。”陳馨一一介紹道,“我們是特別強調規范化和制度化的組織,甚至章程強大和細化程度我都會吃驚。我們每個部門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都有規范化指導手冊,在每一個時間節點該做什么我們都有標準。” 為了保證組織的信息良性專遞和運轉,ABC除了有完備的郵箱聯絡系統,還有例會機制,不僅是每兩周一次的大型例會,還包括項目組討論會、部門例會等。 有趣的是,會議場所并不固定。“我們最慘的時候,開會場地就是各個咖啡店,現在好多了,會有很多知道我們的基金會和愛心企業愿意提供會議室,有的同事會貢獻出自己的辦公室。”ABC的客戶關系總監石敏介紹說。她的本職工作是在友成基金會的公關部,于是她便帶來了友成基金會周末贊助的會議室。 ABC的企業公關部總監Neko,平時工作就很忙,她留下的主要原因也代表了一大部分ABC志愿者的心聲——就是因為這群人:“大家工作都很忙,但是有那么多人有時間、精力去做這些事兒,廢寢忘食地給客戶出方案報告。雖然我們要求一周只投入7到10小時,但志愿者的工作時間遠遠大于這個數字,在咨詢季的3到6個月,真的是沒日沒夜的工作。ABC就是召集了一群愿意為公益做事兒的志同道合的人,我們‘玩兒’很開心,也總是能收獲感動。” 有人會特意避開ABC的咨詢季和例會時間,抽空去結婚度蜜月,有人會在項目完成后再自掏腰包給所需要的人送去幫助,有人會因為專注思考項目問題而坐車坐過站、騎車撞到樹。“我們都管ABC叫‘魔教’,或者已經成了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因為來的人都會被它吸引,任勞任怨。”石敏笑著說。 從“不靠譜”到“靠譜” 2009年的5月,對于ABC來說是一次轉機,I Do兒童基金成為了ABC的第一個客戶,而對于為什么I Do會選擇這樣一家剛剛成立、幾乎等同于“概念股”的咨詢公司時,ABC創始人、社長錢洋這樣說:“當時對于I Do來說確實需要專業咨詢公司的幫助,而我們又是完全公益性質的,不會對他們產生負擔,所以一拍即合,他們愿意嘗試。” “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有過顧慮,畢竟是一群年輕人利用忙里偷閑的業余時間,憑著熱情和理想在做事兒,能做好嗎?所以我并沒有在和他們剛接觸時候就同意合作。”金羽翼創辦人張軍茹女士如是說。的確,很多NGO組織會有這樣的質疑。 “后來ABC邀請我去聽了一次他們的中期報告會,他們的認真態度是當時最讓我受感動的。”張軍茹繼續說,“現在我們的合作已經接近終期了,對于他們的專業和敬業我非常滿意。” 截止到2012年的春季咨詢季,ABC已服務16個客戶,志愿者超過200人,志愿服務時間累計超過一萬小時。過往客戶包括瓷娃娃關懷協會、花旦工作室、樂齡合作社、慧靈智障人服務機構等。 ABC的理念是“致力于讓中國的中小型公益組織有機會得到和企業一樣的專業化管理咨詢服務”,這是08年創立之初的ABC“六人團隊”共同確立下來并堅持至今的。 相對于麥肯錫這樣的“奢侈品”,ABC的咨詢費確實夠“親民”,因為客戶只需要支付給ABC志愿者“象征性”的費用即可。金羽翼整個項目共支付了約2000元。 ABC的志愿者們,不僅要專業敬業、還要做好“倒貼錢”的思想準備,“白天工作是要面包,為ABC奉獻是要夢想吧。”有了這么一群自帶“面包”追逐夢想的年輕人,ABC運行四年來的花費是驚人的——大約只有3000元!“人力是免費的,活動場地是大家發揮能力找來的,也有服務過的企業贊助的,必要的花銷就是網絡服務器的租用和一些宣傳品的印制了。”社長錢洋算著花銷,“最具頭腦”的商人也要自嘆不如了。 不過他也有煩惱,“ABC今年也在制定自身的籌款和發展模式,如果我們想做得專業化、正規化,還是需要全職人員和大量的資金支持,這種近乎零成本的運轉模式不利于持久和壯大。”看來ABC該為自己做“嫁衣”了。“不過小錢小做法,大錢大做法,不會為錢左右了我們想做的事兒。”錢洋拿出了年青人特有的樂天派精神這樣說。 搭建“捐專業”平臺 “其實我們當中很多人以前都從事過公益活動,但是在ABC為他們搭建了一個平臺,使他們可以在公益組織當中,將能力和價值發揮到最大化,也讓有專業需要的NGO和有提供專業能力的人走到一起。”陳馨說。 金羽翼創辦人張軍茹也表示,對于一個正在成長的NGO會面臨大量的問題,需要專業的咨詢和解答,但是對于國內草根NGO來說,自身籌款、發展都是問題,根本負擔不了高昂的專業咨詢費用,所以ABC某種意義上填補了一個空白。 在幾年的積累當中,志愿者們逐漸發現國內草根NGO組織面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籌款、營銷策略、戰略發展和人力資源幾方面,對此,ABC也在探索更為專業的、更具普遍意義的研究成果。“真正好的咨詢公司都是會有自己的方法論,這是ABC欠缺的,我們要成立的研究部,是要慢慢研究和總結出針對解決中國NGO的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流程,讓他們更有參考性和普遍意義。”陳馨說。另外,由于地域的局限性,ABC還不能服務于其他地區的公益組織,所以如何讓模式更具有可復制性、擴展性,也是ABC在探索的道路。 社長錢洋把ABC定性為“走專業化的公益道路”,而非“倡導型的公益組織”,“因為我們的種種獨特性,所以我們要堅持做專業型公益組織,可以伴隨適當的倡導型公益行為,我們招募和培育的也是專業型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