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企業作為一個商業組織,有著自己不同于其他人類社會組織的特性。投資即是商業活動的基本行為,投入——產出是企業經營活動的商業模式的基本基礎要素。沒有不需要投資的企業,也沒有不追求產出的商業活動和企業。商業投資能力是企業必備的經營能力,由此涉及的投資領域、投資方式、投資規模、投資管理、風險控制、產出效益等等構成了企業投資的行為和能力。 企業作為商業機構獲取利潤天經地義。然而,這并非是企業價值的全部。商業成功的企業可以是一個好企業,但未必是一個受尊敬的企業。好企業可以是為股東創造了價值,為社會創造了財富,但在價值平臺上,還將接受社會的另一種評價,即社會責任,由此必然要涉及的就是公益投資意識和能力。 公益投資不同于商業投資,是基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所表現出的責任意識和責任履行行為。它的出發點是“義”而不是“利”;是道義的回饋,而不是精算的“索取”;是對自身行為的自覺約束,而不是不顧一切的目的實現;是對社會和諧的憧憬期望,而不是只顧一時的短期行為。 盡管公益投資不同于商業投資,但同樣具有投資活動的一般規律。 招商局慈善基金會它的發起者——招商局集團是一個具有140年歷史的企業,它為這個慈善機構立下的宗旨是:關注民生,扶貧濟困,熱心公益,和諧發展。基金會的基本職能就是公益投資。為此,建立了一整套包括公益投資理念、公益投資管理在內的公益投資機制。 公益投資,同樣要選擇,確定自己的投資方向。投資方向的選擇體現了自身的宗旨、追求與關注。 公益投資同樣講規模,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公益投資同樣講風險。規避道德風險,規避管理風險始終在關注之列。 公益投資同樣講效益。無效投資始終是企業的遺憾和恥辱。公益投資的效益雖不在財務報表上體現,卻反映在“社會報表”上,它的損益同樣是一清二楚,因為它的效益是在受益人的感受上,在社會的認可上,在企業情感價值的評判上。 公益投資,同樣講管理。一整套嚴密的管理機制保證了公益投資的規范、嚴謹、負責、高效。 因此對一個有責任感的企業來說,公益投資與商業投資在本質上是統一的,其深層的文化底蘊是同源的。 商業投資的成功,是公益投資堅實的基礎和后盾。 “以商業的成功推動時代的進步”是百年招商局為自己定下的崇高使命。體現著招商局商業行為與公益行為、企業經營與社會責任履行、商業人與社會人的統一。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家企業,弘揚崇商文化,鑄造商業精神,用心經營企業,同時始終把自己作為一個社會人,真誠地履行社會責任,把商業成功定位在推動時代進步上,不斷增強社會責任理念,提高公益投資能力,在增強商業競爭力的同時,不斷提高企業社會競爭力。 (本文為招商局集團副總裁、招商局慈善基金會理事長胡政在“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與商業文化”高端論壇演講內容截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