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云南麗江,因為巍峨壯麗的雪山令人神往,但這里仍有著令人無法想象的貧困與無知。在日照充足的玉龍縣竟然超過90%的兒童缺鈣;超過三成的已斷奶兒童沒有食用任何奶類,當地大部分家長竟不知道雞蛋是嬰兒最重要的輔食之一…… 日前,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第七度開展“愛心之旅”。與往年不同,今年啟動了“黃金三年成長幫扶計劃”,除了輸送充足的營養物資,還將繼續“知識扶貧”,對當地婦保員提供專業培訓并輻射上萬家庭。 啟動三年幫扶計劃 在最近衛生部發布的《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2012)》中指出,農村地區兒童低體重率和生長遲緩率約為城市地區的3-4倍,而貧困地區農村又為一般農村的2倍。2010年,全國貧困地尚有20%的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 根據評估報告,當地嬰幼兒普遍體重增長不足,存在缺鈣現象,奶類及其制品攝入量不足情況特別突出。在0-3歲這一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持續給予貧困地區的嬰幼兒以營養幫扶,降低營養不良的發病率,不但可以改善他們的生長發育狀況,而且對塑造他們的未來,提高貧困地區的人口素質都有深遠影響。為了響應這一趨勢,從今年開始,“美贊臣愛心之旅”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啟動“黃金三年成長幫扶計劃”。在三年內,持續向云南省玉龍地區貧困嬰幼兒提供總價值350萬元的嬰幼兒營養品等物資,更以“知識扶貧”的理念,為當地所有基層婦幼保健員提供專業培訓,以期在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三年里,輸送充足的營養和傳授科學的喂養知識。 普遍存在喂養誤區 何順蘭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每天不僅要照顧孩子,因為丈夫外出打工,她還要務農。大兒子8歲,小女兒6個月,一家子的口糧全靠一畝二分地。女兒小琴從來沒有吃過專門的嬰幼兒輔食,跟著大人一起吃土豆,有時吃稀飯和面條。和何順蘭一樣,家長們普遍缺乏科學喂養孩子的知識,嬰幼兒營養不良的狀況并不少見。 此次“愛心之旅”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邀請北京和廣州的醫學專家、營養專家,到玉龍太安鄉、九河鄉、寶山鄉、龍蟠鄉為當地孩子義診,進行基本的健康評估。由當地婦保員提前通知村民:有7歲以下娃娃的村民,可帶孩子來給專家看看。盡管已經做足了義診前準備,工作人員和婦保員仍沒料到會吸引如此多的村民。原定10點開始的義診,從8點起就聚集了村民開始排隊。 玉龍縣有貧困人口14.4萬人,占總人口69%。其中全縣絕對貧窮人口有57200人,他們年人均純收入在620元以下。在這樣的極度貧困中,大山中的爸爸媽媽求知若渴,絕對不愿意錯過和城里的專家面對面的機會。 因為貧困,年輕的父母大都選擇了出外打工,現場更多的是爺爺奶奶帶來的留守兒童。相比年輕媽媽,爺爺奶奶更缺乏科學喂養知識,有許多誤區。比如半歲就給孩子斷奶,同吃大人的飯菜,導致孩子消化不良、腹瀉。 招募志愿者入戶探訪 據了解,嬰幼兒在0到3歲期間是腦發育的“黃金期”,因此,此階段的營養攝入對孩子的正常成長發育以及后期智力、認知力和創造力的發展至關重要。 大城市的父母竭盡所能為孩子提供豐富營養,生怕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有一點點落后,而大山里的孩子卻可能因為錯過這關鍵的三年,失去一個本該擁有的健康人生。 據中國扶貧基金會在云南省玉龍縣開展的“貧困地區嬰幼兒膳食調查及營養評價”結果顯示,當地嬰幼兒體重普遍增長不足,存在缺鈣現象,奶類及其制品攝入量不足情況特別突出,而且當地孕婦及家長缺乏科學的營養保健知識,存在錯誤的喂養觀念。為此,中國扶貧基金會“母嬰平安120行動”項目計劃把貧困嬰幼兒的營養改善列為項目新的關注點。美贊臣營養品有限公司為此從今年開啟了“三年計劃”愛心之旅活動。除了持續三年為該項目的云南省玉龍縣地區捐贈總價值超過350萬元的嬰幼兒營養品等物資,發放營養知識海報向家長輸送科學喂養觀念,同時還組織營養和兒科專家深入玉龍縣,為當地的嬰幼兒進行義診,并對基層婦幼保健員提供專業培訓。 隨著“三年計劃”的啟動,組織方面還將向全國召集志愿者,歡迎有一定醫療方面知識的愛心人士通過活動官方網站(http://tripoflove.meadjohnson.com.cn)參與。志愿者還將有機會到云南玉龍縣參與探訪,了解當地貧困母嬰的生活現狀,并通過一對一的入戶探訪,向幫扶家庭傳遞科學的喂養知識。(陳江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