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基金會代表機構(2011)年度工作報告已經登記管理機關審查通過,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現予摘要公布。 一、基金會基本信息
二、代表機構基本信息
三、公益活動情況 1.公益支出情況單位:人民幣(元)
2.公益項目情況 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hina Medical Board,簡稱CMB)北京代表處于2011年11月在民政部注冊。本機構2011全年工作總結和項目簡介如下: CMB目前主要支持衛生政策與體系科學(Health Policy and System Sciences,簡稱HPSS)、醫學教育和農村衛生三個領域。 一、衛生政策與體系科學(HPSS) CMB目前重點資助HPSS,主要采取學科推廣、學者能力建設、機構建設三種策略。 在學科推廣上,資助中國學者參與首屆與第二屆WHO衛生系統研究大會、西湖論壇系列,并給青年學者提供種子基金。 在能力建設方面,我們重點加強年輕學者能力建設。從2008年開始委托國際教育協會(IIE)開展CMB杰出教授、師資進修和新星獎學金三個項目;在國內開展青年學者培訓項目;針對年輕學者展開HPSS公開招標(Open Competition-OC)。 在機構建設方面,我們通過開展CMB研究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和CMB合作項目(CMB-CP) 集中地加強機構能力建設。目前已經資助建立了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中山大學流動人口衛生政策中心、復旦衛生政策中心和四川大學西部農村衛生政策研究中心。2011年批準了CMB四個合作項目(CMB-CP),分別是中南大學肖水源的精神衛生政策項目、協和李立明的慢病項目、復旦陳文的藥品政策和上海衛生發展中心胡善聯的衛生政策轉化項目。CMB對中心和合作項目的資助不僅是為院校提供高度靈活的經費,更重要的是利用CMB廣泛的國際資源和影響,為這些院校機構提供智力支持。 二、醫學教育 繼2010年12月CMB支持在美國哈佛大學召開《新世紀衛生人才培養》暨《柳葉刀》專輯頒布大會以來,CMB又資助中國醫學教育專家在北京大學醫學部柯楊的領導下成立了一個中國衛生專業教育委員會,并支持醫學教育研究,共批準9個項目,涵蓋探索全科醫師培養新模式、住院醫師標準化培養、農村醫學課程調整、聯合CDC培養公衛學生、相關衛生專業學位體系制定、助學支持研究等。 由八所主要護理院校組成的CMB護理協作網(CCNN)于2011年正式成立。CMB支持護理相關衛生政策、護理博士學位建設、護理研究和社區護理實踐等項目。 三、農村衛生 CMB于2008年開始資助建立農村衛生協作網,目前已涵蓋西部11個省市自治區的省級醫學院校。目前有三個大型多院校合作項目在開展。一是九江牽頭的三年制面向農村的醫學生教學改革;二是西安交大牽頭,WHO提供技術支持的各省農村衛生人力資源吸引和保持政策研究項目;三是青海醫學院牽頭,復旦和川大提供技術支持的農村衛生一體化試點項目。 2011年CMB資助西藏大學醫學院開展首次西藏衛生服務與疾病調查和研究能力培養項目,并提供多方面技術支持,以提高西藏大學在HPSS領域的研究能力。 四、財務審計報告 因本代表處于2011年11月正式注冊,注冊時本代表處尚未設立財務賬簿及開立銀行賬戶,經與主管部門溝通,2011年度暫不需要提供財務審計報告,特此說明。 五、登記管理機關意見: 合格 民政部 2012年6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