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接08版) 做機構不能光憑一腔熱血,頭腦要靈活,吸納社會資源也不一定說非要人家拿來真金白銀,可能在物力、人力上幫助你,你沒有投入更多,就是一種資源的節省。”駱冰告訴記者,評估就是指揮棒,它會引導機構朝什么樣的方向發展。 2010年末,《深圳市社區服務“十二五”規劃》討論稿就已基本形成,計劃按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原則,以1—2萬人為規劃范圍,主要按照人口規模,參照地域面積、服務對象、服務需求和功能定位等因素,規劃、建設各類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到2015年,全市將建成營運近700個社區服務中心。其服務的最大特色是“跨部門、綜合性、非行政化提供”。 四類公共服務設施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社區服務中心”:建筑面積400平方米左右。服務內容包括:黨、團、工會和婦聯活動,老人、婦女、青少年、兒童服務,社區日間照料、再就業培訓、家庭問題調解、婚姻問題咨詢、親子活動、四點半學校、學生午托、家庭生活教育、家居照顧示范、圖書閱覽、文化體育、社區教育和康樂等。 社區服務中心采用招投標方式引入社會組織參與管理,即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支持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社工占工作人員的50%以上,是社區服務中心的重要骨干力量。 “現在還有‘社區服務中心’這么好的平臺給你,只要有實力,有能力,社工服務機構就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駱冰說。 2011年4月,首批試點的5家社區服務中心設立運營,一年多下來服務效果明顯。 2011年5月19日,《關于各區開展社區服務中心招標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發到深圳市各區民政局以及新區社會管理部門,每家社區服務中心一年運營費用為50萬元,各區先支付其上半年經費25萬元,由深圳市支付其下半年的經費25萬元。 “50萬聽著不多,但社工服務機構也好,其他社會組織也好,一定不能單把社區服務中心作為一個純項目來運作,它是一個平臺,可以容納進各種資源。”駱冰向記者舉例:“團委要在中心掛青春家園的牌子,表示是團市委主導的,在青少年方面做得深入一些,可以,要單獨拿錢來資助這塊特色業務;教育局想在社區服務中心建社區學院,好,也要提供資助經費,為什么?總要有個把社工來為你干活吧;南山區的花果山社區服務中心,已經承接了許多行政性管理事務類服務,今年的購買服務金額總數已達200多萬。接下來,什么彩票銷售點啊、其他一些有償服務的項目啊都可以進行。” 但同時,駱冰強調,所有的這些附加服務一定要在保證“弱勢群體、特殊群體服務好”的基礎上運作。 據了解,除了試點的5家外,深圳市的社區服務中心自2011年7月開始大規模成立,第一批30家,年底又營運50多家;今年10月底已經招標采購完成69家。駱冰預計到2012年底,兩年累計營運的社區服務中心將近200家。由于營運效果漸顯,各區紛紛加大支持力度,有幾個區甚至提出明年就要完成全覆蓋的任務。 駱冰告訴記者,為了增強競爭,社區服務中心的招標對象不限于社工服務機構。“在深圳市、區登記的社會組織從事社會服務業務的都可以競標,雖然非社工服務機構實際中標的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