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年3月29日,貴州省畢節市的八步鎮中心小學,早飯過后約70名學生陸續出現頭痛、心慌、肚子痛等癥狀,出現相似癥狀的還有該鎮中心小學和下轄村級完全小學的近百名學生。 這起中毒事件并沒有在小范圍內停止,而后,來自八步全鎮900多名學生先后因相似癥狀到醫院就診。事件引起了媒體、政府等多方重視,一時間,輿論的追問和質疑也紛紛指向國務院啟動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但始終沒有相關機構出示孩子們是否是由于當日食用國家發放的營養早餐而造成的食物中毒的證明。 該事件并非偶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項目實際上確實面臨諸多問題。事實上,2011年年末就有研究者專門就此問題進行了為期數月、橫跨5個中西部省份的廣泛調研。這個項目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安利公益基金會的資助下進行的,調研結果形成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項目調研報告》。該項目的負責人薛文俊接受《公益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無論是官方主導的營養改善計劃,還是民間的“免費午餐”,在執行層面都遭遇這樣那樣的問題。探索一條可持續、安全有效的農村學生營養改善之路,需要官方、民間共同努力。(閆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