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月9日,民政部就蘭考棄嬰火災遇難事件后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接受媒體采訪。據《人民日報》報道,蘭考火災事件暴露了孤兒救助體系存在的漏洞。就民政部門而言,將從中吸取深刻教訓,依法履行職責,主動做好對個人和民辦機構收留孤兒的管理,全面提高孤兒收留養育能力。 “相信蘭考‘1·4’火災事件,可以讓我們化悲痛為力量,變壞事為機遇,推動立法、制度的完備,推動基層對這項工作的進一步落實。”民政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王來柱說。 分散和集中養育相結合 民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現有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即“孤兒”)61.5萬名,這個數字是動態的,每年都會增加,每年又有一批被收養的。這個數量主要是指民政部門發現和在民政系統登記的孤兒。 目前,我國對孤兒和棄嬰,采取分散與集中養育相結合的方式,民政部門福利機構主要負責查找不到監護人、監護人無力撫養和未被收養的孤兒、棄嬰,發揮著兜底保障作用。 目前,省一級有獨立的兒童福利機構9家,地一級有獨立的兒童福利機構333家,縣一級有獨立的兒童福利機構64家,800多家社會福利機構設立了兒童部。但多數縣(市、區)沒有專門的兒童社會福利機構。 500個縣將建兒童福利機構 據了解,社會興辦福利機構,應與當地民政部門共同興辦,但究竟具體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比如資金、場地、愛心等,目前在操作層面上還需要完善具體規定。 個人和機構與民政部門合辦兒童福利機構,既符合法律規定,又能滿足個人和民間機構的愿望和要求,也符合政府與民間合作、政府購買服務和社會福利社會化的發展趨勢。對這類民辦機構,民政部門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同時積極引導慈善資源和社會捐贈幫助其解決困難,提高養育條件。 另據報道,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徐建中表示,現在我國公民收養條件過高;孤兒、棄嬰的發現、報案、移送的網絡體系不夠健全。 “就是像袁厲害這種形式的。他們撿拾(孩子)以后,也沒有向公安部門報告,或者是向公安部門報告后私自留下了。民政部門的尷尬就在于我們沒有強制權,把孩子放到我們的福利機構,現在法律沒有這樣的規定。”徐建中說,“十二五期間,民政部和發改委將在全國有50萬人口以上的500多個縣統一建立一所獨立的兒童福利機構。基本能滿足我們目前的兒童救助需求。”(本報綜合) 鏈接>>> 蘭考火災大事表 ●1月4日8:30左右,河南蘭考縣城關鎮一居民樓發生火災,“愛心媽媽”袁厲害收養的孩童中有7人不幸喪生。 ●1月5日,開封市檢察院、蘭考縣檢察院介入事故調查。 ●1月5日16:30,蘭考縣委宣傳部召開“1·4”火災新聞通氣會。河南蘭考縣副縣長吳長勝在新聞發布會中表示,對于袁厲害的“收養”行為,考慮到這是一種有社會責任關心弱勢群體的有擔當行為,當地政府采取了默許的態度。 ●1月6日,河南蘭考,公安、消防等專家在7名孩童遇難火災現場進行勘察。 ●1月6日,蘭考縣民政局時任黨組副書記李美姣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蘭考縣沒有兒童福利機構,此前遇到棄嬰時,通常會在救助站短暫過渡后移送給開封市兒童福利院。 ●1月8日,河南蘭考縣宣傳部對外通報稱,“1·4”火災事故6名相關責任人被停職。 ●1月8日,據河南省開封市委宣傳部消息,“1·4”火災事故調查組認定起火原因是宅內兒童玩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