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當傳統手工藝制作、松散銷售的經濟模式無法與現代工業大規模批量生產、批發銷售模式相抗衡時,對于新疆這個少數民族聚居的特殊地域,產品特別是文化產品的經濟發展模式,該以何種轉變以確保其文化特性的保留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協調平衡? 發家于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的美克美家,在2012年協同了各方的力量,來尋求解決上述問題的答案。 2012年8月,美克美家在新疆自治區開展了以地域文化研究和社會創新為核心的夏令營活動——“美克美家·疆Home+Style”項目。該項目歷時25天、行程5500公里。來自美克美家企業社會責任(CSR)團隊和湖南大學、新疆師范大學、意大利米蘭理工、新疆大學等高校的43名具有設計藝術專業背景的志愿者參與了活動。 該項目通過在喀什噶爾古城、伊犁新源恰勒闊迭村、吐魯番吐峪溝三地展開田野調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記錄、工業設計、生土建筑保護、兒童美術教育等不同形式的設計活動,來尋找解決之道。 開發“疆”文化商品 “疆Home+Style”項目設計形態是:從保護當地居民文化生態和社會資本、激活當地居民的創新意識和產業發展等角度,通過與手工藝傳人互動、組織當地兒童和居民共同創作等方法,探索非遺文化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方式,開發一批具有“疆”文化特色、面向國際市場、符合現代生活需要的數字化產品以及文化旅游創意商品,構建基于網絡的、可持續、開放的文化發展和商業支撐的模式,為新疆地域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播、創新及產業化提供設計支持。 “面對文化認同與可持續發展危機,設計更應當成為社會經濟和社會創新的推動者。”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何人可表述了參與該項目的動機。 通過工業設計技術的引入與產品創新,整合當地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少數民族手工藝和現代工業制造能力,完全有可能實現旅游文化產品的創新發展和地方經濟的良性互動。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新疆師范大學藝術設計系和美克美家對于實現的路徑迅速達成了共識。 具體方式是,通過快速獲取地方性知識,運用現代工業設計研究方法,設計具有新疆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就市場層面而言,何人可認為,對于地域廣闊的新疆地區而言,C2C模式恰恰彌補了地理上的劣勢,將成為自治區文化產業市場拓展的重要途徑。 在實地考察期間,項目成員通過與喀什高臺民居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第六代傳承人吐爾遜江交流溝通,以當地清真寺、喀什民居為對象設計土陶浮雕等,團隊成員與吐爾遜江共同創作《喀什高臺民居》和《艾提尕清真寺》土陶模型,以及《駱駝》和《羊》土陶旅游商品。 帶動文化產業創新 何人可介紹:就生產層面而言,我們主張以工業化批量生產與傳統手工作坊并存的雙軌制模式促進文化產業的制造業發展。一方面以手工作坊為基礎的產業道路通過促進青年設計師與手工藝人的合作,催生地域特色品牌;另一方面采用B2B的企業合作模式,促成發達地區大企業與落后地區中小企業的技術交流、市場和資源共享。“具體到疆Home+Style項目,以高校設計院校為引導,帶動本土手工作坊的創新;以美克美家為龍頭,帶動當地相關文化產業中小企業的創新。”何人可說。 作為設計與社會創新項目,“疆Home+Style”項目采用了“基于社區和網絡的設計與社會創新(DS-CN)”的工作方法。何人可教授介紹,項目通過“以社區為核心”的研究方法,與當地政府、企業、居民和跨學科創新團隊一起參與構建了知識平臺與創新網絡,使得設計以一種更有張力的結構形式和社會認同力量參與到本地社區的社會創新過程中。 正是“DS-CN”方法的科學性和實用性,2011年美克美家與湖南大學設計學院合作的“新通道設計與社會創新項目”在2012年日本G-Mark大獎(日本優良設計大獎)中獲獎。 美克美家為了支持“美克美家·疆Home+Style”項目,付出了大量財力和人力。“社會責任項目是美克美家對社會的長期承諾,”Betsi強調,這與美克美家的經營項目沒有任何關系,“當然,社會責任項目會給企業樹立好的形象,和帶來好的口碑。” 至于本次設計的具有新疆文化特色的產品,Betsi表示會把一部分大家喜歡的產品進店銷售。但是絕對不會以營利為目的,“讓更多的消費者關注少數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徐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