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民政部、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的指導意見》 2012年11月14日,民政部、財政部聯合出臺《關于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的指導意見》,首次對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進行頂層制度設計。 此舉標志著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二、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社會工作服務組織參與社會服務 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資助項目,共帶動社會資金3.2億元,185萬群眾直接受益。 這是中央政府首次通過建立公共財政資助機制加強對社會工作服務組織的培育和扶持。 三、民政部發布《社會工作者職業道德指引》 民政部制定的《社會工作者職業道德指引》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向社會發布,著力規范了社會工作者的行為準則及其與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 本指引旨在推動社會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引導社會工作者積極踐行專業價值理念、規范專業服務行為、履行專業服務職責。 四、中央19個部委和群團組織聯合發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1-2020)》 2012年4月,中央19個部委和群團組織聯合發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1-2020年)》,提出要實施好10項重點工程。 該規劃是中國第一個關于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中長期規劃,是繼中央18個部委和群團組織發布《關于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之后出臺的推進專業社會工作事業發展及其人才隊伍建設的又一綱領性文件。 五、全國性社會工作師行業組織和專業服務機構正式成立 2012年4月9日,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社會工作師委員會暨現代社會工作人才發展服務中心在人民大會堂正式成立,標志著社會工作師從此有了行業自律組織和專業服務機構。 這是我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社會工作師行業組織和專業服務機構。 六、中央六部門聯合發布《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專項計劃實施方案》 該方案的目的是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在支持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社會工作事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該文件的出臺標志著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首次被納入“三區人才支持計劃”,對社會工作人才服務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提供了政策指引和機制性支持,對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理論和實踐體系建設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七、“踐行北京精神·尋找最美社工”大型公益活動成功舉辦 該活動由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公益時報》社共同發起,結合地域特點,尋找、發掘、宣傳及表彰有代表性且高素質的社工先進個人。 在首都掀起了一股“爭做和諧社會好社工”的風潮,為全面深入開展社工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八、深圳市社會工作九大分領域服務指標體系建成頒布 2012年8月,經過一年努力,深圳社工各領域指標體系的初步制定已順利完成。 深圳市在各社工服務領域指標體系建立方面的嘗試,不僅能有效地引導社會工作者為服務對象提供切實的服務,還會在踐行專業化與本土化、標準化與個性化的過程中,不斷促進社工服務質量的提升,為深圳乃至全國社會建設的推進做出貢獻。 九、重慶市在全國率先建立和實施社會工作員職業水平評價制度 這是重慶市在全國率先建立和實施社會工作員職業水平評價制度,標志著重慶探索創新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認證制度、完善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體系取得重大突破。 此舉為進一步推進社會工作的專業化、職業化、行業化建設,壯大社工隊伍做出了積極貢獻。 十、全國各地各級社會工作行業服務組織、民辦社工機構迅猛發展 在中央十八部委、十九部委文件精神的鼓舞下,2012年,全國各地各級社會工作行業組織、民辦機構迅猛發展。截至2012年底,全國已有十九個省級社會工作協會,民辦社會工作機構達到1247家。 全國各地各級社會工作行業服務組織、民辦社工機構迅猛發展,顯示了社會工作提速發展的良好局面。 (本報記者劉麗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