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張雪弢 清明小長假,大家往往會安排踏青、掃墓等外出活動,但你是否關注過出行路上伴隨的一些不文明行為,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3月28日中午,59歲的環衛工孔健羅在湖南湘江株洲一橋當班,看到機動車道上飄落一個白色塑料袋,立即上前彎腰去撿,不幸被一輛疾馳的出租車撞倒,在經過15個小時的緊急搶救后不幸離世。 據株洲市城管局介紹,環衛工人在道路上作業時遭遇交通事故的幾率很大。僅僅去年,該市就有兩名環衛工人因車禍死亡,90多位環衛工人遭遇過不同程度的車禍。 在湘江株洲一橋區域負責保潔的環衛工人賀師傅說,她每天起碼有幾十次要走到機動車道上去清掃垃圾。而在滾滾車流中撿拾垃圾,很多時候讓她感到害怕,“確實好危險的,路上的車輛開得好快。” 據株洲城管部門介紹,車道上的垃圾,許多是車主通過車窗亂丟出來的。他建議在出租車和私家車里最好放置一個垃圾桶,不要隨意把垃圾扔出窗外。同時,車主看到環衛工人在路上清掃時,速度應放慢一點。 株洲此前已開始通過電子監控抓拍往車外扔物品的行為,發現后立即進行處罰。但仍有一些司乘人員不能自覺遵守相關規定。目前還沒有法律明確規定環衛工人的道路安全作業權利。 事實上,不遵守公共文明的行為不止是在高速行車過程中拋垃圾。在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吃東西、大聲接打電話等可能會影響他人的情況,你關注過嗎?這類行為是否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困擾?怎樣防止這樣的行為發生?《公益時報》與搜狐公益聯手推出的“益調查”結果顯示,共有94.84%的網友在交通出行過程中遇到過高速行車拋垃圾、公交地鐵吃東西等不文明行為,但只有8.73%的網友積極阻止這些不文明行為。 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從4月3日10時開始至4月7日17時結束,共有1432位網友參與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超九成網友在交通出行過程中遇到過高速行車拋垃圾、公交地鐵吃東西等不文明行為,86.11%的網友表示遇到這類情況時沒有上前阻止,8.73%的網友則積極阻止這些不文明行為,綜合來看,路遇“陋行”的網友高達94.84%;5.17%的網友表示沒遇到過這些不文明行為。 類似這些不文明行為是否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困擾呢?87.92%的網友認為當然帶來了困擾,有些不文明行為只是讓人討厭,但高速拋物這類實在是太危險了。10.69%的網友表示還好,這樣的行為還是少數。少數網友則表示沒影響。 那么,哪些舉措才能最有效地防止類似不文明行為發生呢?六成網友表示要加大處罰力度,對于高速拋物這樣危害到公共安全的更要重罰。25.77%的網友則希望公益組織多多宣傳這類行為的危害,讓大家都有文明意識,從根本上杜絕這樣行為發生的可能。12.23%的網友認為要倡導每個人在遇到不遵守公共文明的行為時,都能夠積極阻止,共同維護公共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