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企業社會責任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如何拯救海星
當公益組織植入微博的基因
怎樣與應屆畢業生“兩情相悅”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企業社會責任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怎樣與應屆畢業生“兩情相悅”

    每個寒暑假,都有一批批可愛的大學生來我機構實習。他們中有的大三有的大四,自然面臨畢業后的就業問題。在為期六周的實習結束后,通常會有同學與我機構“兩情相悅”,正好我機構缺人手,本來就業協議一簽,這事就這么順理成章定了,可因為“薪資”的問題,“鴛鴦”總是被拆散。

    無論是實習生本人還是其家長,都因我機構偏低的薪資而退卻(當然,薪資低是中國公益機構的普遍現狀)。面對人才流失,我當然不能視而不見,便主動與實習生溝通,但我表述的內容,不是可憐巴巴的“有電影票、蛋糕券等福利”,也不是與此毫不相干的“工作很開心、值得”,更不是拍腦袋忽悠人的“未來前景好、會漲工資”——這些連自己都接受不了,不真誠、不負責。

    為了“破鏡重圓”,讓我機構與實習生在公益的道路上“再續前緣”,我琢磨并積累了一些與應屆畢業生的溝通要點,在此分享給公益領域的同仁。

    其一,從大學畢業開始到正常退休年齡,有35年至45年的工作時間,甚至更長,單從“工作賺錢”的角度來看,賺錢是一場持續幾十年的馬拉松,在馬拉松剛開始時就盡可能地猛加速,并不一定是最佳策略。

    其二,無論商業、公益與否,畢業后第一份工作的選擇標準中,“薪資”的權重不宜過大,能夠獲得的鍛煉機會、能夠接觸的全新世界、能夠培養的優秀品質等,才是年輕人在事業起步時最該在意的——并不是說我機構就比其他單位在這些方面好,但我們有責任把這些道理告訴同學們。當然,家庭經濟條件欠佳到需要其賺錢養家的同學除外,家庭責任毫無疑問是首先需要承擔的。

    其三,應屆畢業生應該用一同創業的心態對待這份事業。我所在機構運作已8年,但我仍然認為包括我機構在內的大多數公益機構都處于起步階段,這話雖不好聽,但從員工數量、業務金額等各層面來看無可爭議,我傾向于將這種情況的機構與創業公司類比——告訴應屆畢業生:你是來創業的,不是來當螺絲釘的,從前那種面向500強的就業思路得換一換。

    其四,對于自己想留下來全職工作,但臆想一堆虛無飄緲的未來困難的同學(如各種“萬一……”),我通常無情打擊:一個人大學畢業時二十歲出頭風華正茂且沒有負擔,就對自己想做的事業畏首畏尾,有什么理由告訴自己說,等幾十年后上有老下有小身上一堆擔子時,會有勇氣做自己想做的事業?

    其五,來自家長的阻礙最為洶涌,但這正是印證一個人溝通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時候,很多同學只懂得和父母吵架,當然無法奏效。我給應屆畢業生的建議是:將自己做公益的經歷、心路頻繁分享給父母,圖片、文字、語言組合拳,讓他們知道你每天在做著什么、在想些什么、在接觸什么,從而讓他們感同身受地理解你堅持的原因、認同你執著的價值觀,這之后才是同意你在公益機構工作。

    說到這里,光動嘴皮子可不夠,同學們沖破一切阻礙入職之后,才是我們挑戰的開始——機構會嚴肅地對每一位想留下來全職工作的同學負責。

    其一,認真分析機構現狀是否適合或值得他們留下。“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我們不能因為某位同學極其優秀,就自私地千方百計讓他留下來,如果我們判斷這位同學去其他某類公司更有發展前途,那就毫不猶豫地鼓勵他去應聘。

    其二,用心幫他們做在機構及在公益領域的職業規劃。絕大多數同學對公益機構和公益領域的理解并不深入、全面,如:有法律專業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專業能力在公益領域不會得到應用,有同學片面地認為做公益必須具備某項技能——他們沒有辦法獨立做有意義的職業規劃。

    其三,坦誠披露能夠給他們帶來的無形及經濟價值。這里做到不刻意隱瞞、不胡亂畫餅,他們入職之后能獲得什么、不能獲得什么,機構自身的發展現狀如何、發展前景如何,悉數講明。

    其四,盡可能給他們授權和鍛煉的機會。據我機構的經驗,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很多方面的實力完全可以勝任草根公益機構的業務內容,大膽給他們授權和鍛煉的機會,他們加速成長的同時,我們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其五,引用來自商業領域的一句名言:“好的產品是留住人才的最重要因素”。公益機構自身需要讓自己的產品、服務、業務不斷精湛,能夠高效解決社會問題,是吸引應屆畢業生的最重要因素。

    祝福缺人手的公益機構能夠順利和“兩情相悅”的應屆畢業生牽手前行!

    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秘書長 梁振宇/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777|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18和谐综合色区|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yinren6综合网色狠狠|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俺|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欧美综合区综合久青草视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精品视频|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六月婷婷缴清综合在线|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综合成人网|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