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3年12月14日,全國各地400余名寶馬愛心車主、公益媒體和BMW中國管理團隊齊聚成都,舉辦了“聚愛前行”寶馬愛心基金五周年愛心之夜主題晚會,回顧五年來BMW在社會責任領域的經驗,探索可持續的企業社會責任之道。晚會上一幕幕的溫暖瞬間,一雙雙真摯的眼睛,讓大家感受到了寶馬愛心基金五年來所付出的點滴努力以及背后堅持不懈的力量。 早在2007年,BMW就率先在中國明確了自身的企業社會責任策略方針,而成立于2008年的寶馬愛心基金,則為BMW在中國系統化地開展社會貢獻活動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平臺。 縱觀寶馬愛心基金的五年發展歷程,“持續”與“創新”是其公益活動的主要特點。寶馬愛心基金從創立之初,就不局限于簡單的物質捐助這一“初級”公益模式,而是積極創新項目內容,并對每個項目進行長遠規劃,從項目策劃到具體實施都著眼于長期發展的需求。 五年來,寶馬愛心基金不斷凝聚包括BMW員工、經銷商、車主及社會愛心人士在內的各方力量。截至目前,已帶動5萬多名車主、員工和超過250家BMW經銷商投身于公益項目,受益群體超7萬人次。并在資源創新、文化交流與社會融合以及教育等領域積極回饋社會,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項目實踐,逐漸形成了具備自身特點的愛心模式。 BMW中國文化之旅 該項目啟動于2007年,旨在保護和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喚起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和自覺意識。 七年來,“BMW中國文化之旅”先后以“溯源絲綢之路”、“品鑒京杭逸韻”、“永不磨滅的精神家園”、“尋根溯源,山海相連的精神家園”、“探華夏之源,傳承千年的精神家園”、“探四方節令,恒悅古今的精神家園”為主題,深入華夏大地進行探訪,累計行程已超過一萬五千公里,探訪了中國六大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以及17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對69項亟待保護的“非遺“項目和研究課題進行了總計700萬元的捐助,為助力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作出了卓著貢獻。 通過與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達成戰略合作,“BMW中國文化之旅”成為了企業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贏得了公眾、媒體以及廣大BMW車主的廣泛認同,并連續五年列入我國“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 “BMW童悅之家” 兒童關愛計劃 為了給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們創造平等的成長環境,讓他們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同時也為了促進社會的和諧與融合,2011年6月,寶馬愛心基金攜手全國BMW經銷商和愛心車主正式啟動“BMW童悅之家”兒童關愛計劃。 該計劃是BMW與經銷商共同打造的長期公益項目,旨在通過寶馬愛心基金的捐贈以及定期的車主愛心活動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們提供學習成長中必要的硬件設備并送去愛心大家庭的精神關愛。每一個“BMW童悅之家”均包含10000冊各類圖書、電腦和投影設備以及種類豐富的文體用品。截至2013年10月底,共有52個“BMW童悅之家”相繼落成,覆蓋了全國27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并使超過4萬名兒童從中受益。 2012年至2013年,寶馬愛心基金在“BMW童悅之家”分別開展了三個主題活動:用愛為奧運加油”——BMW童悅之家2012愛心運動會,“環保從還寶做起”——BMW童悅之家2012環保主題活動和“和植物做朋友”——BMW童悅之家2013環保主題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知識和開拓眼界的機會。 “BMW悅助未來” 助學計劃 “BMW悅助未來”助學計劃于2008年7月啟動。該項目旨在為災區及偏遠地區的師生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和精神關愛。截至目前,寶馬愛心基金為受助學生提供了近1200萬元的幫助,惠及貧困學生近5400人次,為莘莘學子點亮了希望之路。 今天,許多受助學生已經完成大學學業正式走入社會,他們不僅珍惜得來不易的學習和工作機會,還積極投身各項公益事業,自發創辦“寶馬大學生愛心社”,盡一切可能貢獻社會,回饋社會。 心靈陪伴行動 寶馬愛心基金于2009年5月正式啟動心靈陪伴行動,旨在縮短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公平與融合。該項目是由大伙伴(BMW車主、員工和社會志愿者等)與小伙伴(地震災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兒童)結對,通過書信、電話、短信等聯系方式展開“心靈交流”,為孩子們提供持續和長期的心靈關愛和精神陪伴,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健康快樂地成長。目前已有600多對成功結對的大小伙伴。 在志愿者長期、持續性的心靈關懷下,結對“小伙伴”的精神面貌發生了顯著的改善;這種以"非物質"的心靈關愛為特色的、創新的公益形式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包括BMW員工、愛心車主在內的愛心志愿者,同時也獲得了學校、老師、家長和社會各屆的普遍認可。 玉樹關愛計劃 自2010年4月玉樹地區發生地震災害以來,寶馬愛心基金不僅在第一時間啟動緊急災難救助機制參與救災,并在隨后的三年時間里連續六次帶領BMW愛心大家庭成員來到玉樹,為災區師生發放過冬物資和學習用品并探訪貧困家庭,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 2013年8月,寶馬愛心基金帶領志愿者們來到玉樹巴塘鄉中心寄校和隆寶鎮中心寄校以及另外三所村小發放救助物資,并對貧困學生進行實地家訪。同時,根據在2012年家訪中所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寶馬愛心基金還向部分特困家庭送去了高原地區最重要的生產物資——牦牛,以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牦牛不僅可以產奶,牦牛糞還可以燃燒,產下的小牛又是一筆財富。對于牧民來說,牦牛是最好的生產資料。截至目前,寶馬愛心基金已經為玉樹送去了總計價值400萬元的援助物資,未來,還將繼續關注玉樹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山水-寶馬 自然家園守護行動 自2010年4月青海省玉樹地區發生地震災害以來,寶馬愛心基金積極投入玉樹地區的重建工作。三年來,重建工作已初見成效,寶馬愛心基金對玉樹的援助也從最初的物資援助延伸到對當地社區長遠發展的關注。2013年8月,寶馬愛心基金與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開啟合作,投入100萬元人民幣,聯手發起針對玉樹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保護行動,共同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雙方將在當地開展草原生態系統科學研究、社區保護模式實踐、當地環保人才培養等一系列“自然家園守護行動”,積極探索和建立符合當地特點的社區保護及資源管理模式,為玉樹的長遠發展作出貢獻。 該合作項目將在三江源青海省玉樹州超過2萬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開展研究并進行草場保護。同時,通過村民資源中心的設立,形成適合當地社區的生態保護模式,以便未來在三江源地區更大范圍內進行模式復制和推廣。考慮到區域長遠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寶馬愛心基金還將與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一起努力,為當地的生態保護工作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楊洪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