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為一名普通的民營企業家,卓達集團總裁楊卓舒心系百姓安危,想方設法為政府分憂,自創業之初就一直傾力奉獻,熱心公益慈善事業。面對同胞受難,義不容辭伸出援手;面對貧困學子,頻頻慷慨解囊;關愛老年人,助力養老產業;倡導無償獻血,儲存愛心。種種義舉,彰顯了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并深刻地影響著所有卓達人,讓責任、自省、良知、崇高,成為每個卓達人的驕傲。 關注貧困兒童 楊卓舒說,今生有三個愿望:一是辦一流企業,二是辦一流大學,三是辦一流慈善機構。他認為自己成功的標志之一,就是讓更多的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如果有一天,我們國家沒有一個失學兒童,那才是我最大的幸福和驕傲。” 多年來,在這一信念的指引下,卓達集團始終熱衷于國家文化教育事業投入,除自己投資建設了卓達幼兒園、卓達希望學校、北京卓達大學等學校外,還向希望工程、春蕾計劃、貧困地區等捐贈巨額資金,救助了近5萬名失學兒童,資助上萬名高中生、大學生完成學業。 比如,2002年,中國兒童基金會啟動首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卓達捐款2000萬元;2004年,向河北省兒基會捐贈100萬元成立“春蕾助學基金”;截至2005年12月,累計向卓達集團住戶子女發放助學金1100萬元;2006年,向河北省少年兒童基金會捐贈200萬元,設立15個“卓舒高中春蕾班”;自2010年始,卓達集團每年通過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民族孤兒救助基金”捐贈200萬元人民幣,定點扶助云南麗江民族孤兒學校,關心孤兒成長。在楊卓舒看來,好的慈善行為應該改變人們的觀念和命運,選擇教育就是這個目的。他說:“如果因為做企業能夠掙錢,能夠帶領團隊,從我的員工捐助5個孩子到我捐助5萬乃至50萬、上百萬的孩子,那么,也不負此生,也不枉辦了回企業。” 逢災必救 遇難必幫 社會救助方面,在每次大的自然災害面前,卓達總是迅速反應。無論是早些年的長江洪災、印度洋海嘯,還是汶川、玉樹、雅安等地震災害,卓達集團都是第一時間捐助,并且幾乎每次都是河北省捐助最多的企業。“逢災必救,有難必幫”已經成為卓達人共同的理念。 一組組數據記錄著卓達的愛心路徑: 1996年,捐助河北省井陘、贊皇等洪水災區220萬元;1998年,向長江洪水災區捐助100萬元;1999年,向石家莊“旱莊人畜飲水工程”捐助80萬元;2002年,捐助河北省維護社會治安見義勇為基金會50萬元;2003年,向石家莊市政府抗“非典”辦公室捐款100萬元;2005年,向印度洋海嘯地區捐贈80萬元;2006年9月,河北省慈善總會剛剛成立,為了救助全省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捐贈1100萬元;2008年,捐款508萬元,救助汶川地震災區;2010年,向青海玉樹捐助1000萬元;2011年,向甘肅舟曲縣捐助200萬元;2012年,捐款100萬元,救助河北暴雨災民…… 細數卓達21年來的公益慈善捐助記錄,楊卓舒這樣說:“慈善是一種需要,保證企業發展的前提下,把一部分資金捐獻出去,能這樣我才快樂。” 助力養老事業 中國老齡化問題愈加迫切的背景下,心懷天下、感恩社會的卓達集團,從市場需求出發,創新養老模式,2007年創建了中國首個全齡化服務型養老社區——卓達太陽城,依據老年人的生活需求,采用國際先進的社會工作服務理念和手法,先后推出了3000多項社區養老物業服務項目。“全齡化、服務型”的新概念養老社區,將帶來全新的養老概念與房產開發嶄新理念,是一場政府、社會、全民支持,三位一體的新住宅運動、新養老運動、新社會運動。卓達集團將秉承“孝行天下、愛在卓達”的宗旨,致力于打造一個滿足老年人基本需求與深層次需求的溫情社區、親情社區,探索居家養老新模式,為萬千家庭的子女分擔孝養父母的重擔,為地方政府分憂解難。 在楊卓舒的帶領下,無論是在房地產還是在公益事業上,卓達人堅持不懈的付出換來社會廣泛的贊譽,先后榮獲了中華慈善獎、中國兒童慈善獎、全國愛心捐助單位、公益明星單位、中國房地產品牌企業30強、中國十大城市運營商等50多項榮譽稱號。 (高文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