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愛晚工程”領導小組組長周鐵農的領導和推動下,愛晚工程旗下各個愛晚中心已經在全國落地并開花結果。愛晚工程對中國社會化養老的推動作用無疑是巨大的。大愛城作為愛晚工程旗下一員,近年來不斷進行市場化養老的探索與實踐,不僅僅要成為中國養老產業的領先者,更希望成為成功者。 大愛城發展模式 如何打造最適合中國家庭的養老模式,使之真正具備愛晚工程品牌的示范標桿作用?大愛城團隊自2010年起,先后到美國、歐洲、日本、臺灣等國家及地區進行實地考察,研究當地先進的養老理念、養老模式、養老產品、養老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也對國內諸多現存的養老品牌和模式進行深度調研,并聘請致力于社會化養老探索的專家、學者及咨詢公司共同研究此課題。經過詳細調研和反復研討,我們認為政府目前倡導的9073養老服務體系,即90%老年人居家養老、7%老年人社區照顧養老和3%老年人機構養老,是中國文化背景下最理想的養老模式,符合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大趨勢。 基于此研究結論,大愛城的發展理念定性為“大愛之城,樂享社會”,也可稱做“上下左右的愛”。“上下”是老人與晚輩之間的親愛,左右是老人與同齡人之間的友愛。在全齡化的大愛城社區中,既保證和滿足老人們全方位物質生活需求,更重視滿足他們養老深層次的精神需求。 將對單個家庭的關愛,上升為社會倡導的大愛,將單純的養老上升為對全家庭、全社區的關懷。概括而言,大愛城的發展模式是打造中國文化下市場化、規模化、全齡層、全配套的健康養老產業鏈。在此產業鏈中,我們依托四個核心產業養老服務產業、養老醫療產業、全齡教育產業和現代農業產業支撐起一個社區,即“四加一模式”。同時,大愛城還體現了“三個國家級”,即國家愛晚工程旗下示范基地、國家開放大學社工學院領銜社區全齡教育及大愛城社區符合住建部國家綠色建筑標準。 大愛城產品與服務 大愛城構建包含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多元化養老格局,以養老養生公寓、機構養老公寓等多種全齡產品加上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服務等多種養老服務的組合,使老人“可擁有產權、可租賃公寓、可選擇服務”,真正實現“9073”養老服務體系。其中,居家養老服務通過“選擇產權養老物業,并附加36項養老服務協議”的“1+1模式”,不光促進產權養老物業增值,更保障了居家養老需求;機構養老服務主要針對60歲以上的活力健康老人,這類群體文化程度高、思想開明、經濟獨立,主動安排和計劃晚年生活。我們為這群老人提供入門押金加月費的會員制養老模式。老人在入住養老社區時一次性支付押金,退出時返還,入門費根據所選居室的大小和服務種類的不同而定。月費則是每個月支付的固定費用,包括租金、家居服務、護理服務、餐飲和社交娛樂等。作為押金加月費的另一種模式,大愛城還推出了一款大愛儲蓄養老卡:居住押金存入銀行的托管賬戶,進行三方監管。卡內含60個月免費養老入住權,老人可使用存款利息來養老。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群體,則可以在大愛城國際健康醫療中心享受專業的介護服務。 大愛城的幸福生活 大愛城的終極目標,是讓每位入住的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請試想以下這個場景:早上7點多,年輕夫妻出發去上班,老人送孫輩們去社區里的學校上課,之后結伴前往老年大學、社區農場、養生中心等開始快樂充實的一天,享受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在社區中,老人自己不光能夠吸收知識老有所學,他們的孫輩更能在社區中接受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優質教育,這才是保持全齡社區生機勃勃的關鍵點;大愛城國際醫療健康中心則通過打造中國養老醫療模式,為老人提供集醫療、康復、護理、保健和養生于一體的服務。每位老人擁有個人健康檔案,并配備家庭醫生和緊急呼叫系統。老人在社區的任何一個地方發生小麻煩,社區呼叫中心會即刻顯示,調動離老人最近的急救車和醫療小組緊急救治。對于危急疑難病癥,隨時保持與三甲醫院綠色通道的暢通,做到醫療急救無死角。 大愛城市場化養老模式意義 大愛城養老模式是中國文化背景下,最符合中國現有國情的養老模式,也體現了大愛城團隊對市場化養老模式的不斷探索和實踐。四大核心產業規劃則整體提升區域形象:養老醫療產業打造中國養老醫療模式,填補產業空白;全齡教育產業打造全齡教育平臺,孵化并輸出養老產業人才;現代農業產業打造復合產業基地,促進農業產業升級;養老服務產業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帶動就業機會。我們在響應社會化養老的號召下,更積極探索中國市場化養老的良性發展。我們相信未來在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的方針下,落實土地、市場準入、稅收等系列政策性問題,對金融、人才、技術及服務模式等方面進行探索創新,使養老產業真正形成可贏利、可復制、可持續發展的格局。這正是舉辦此次“2014中國——香河社會化養老研討會”的意義。希望大愛城能拋磚引玉,邀請各位專家學者及業內同仁集思廣益,共同為中國養老產業的明天出謀劃策。 (本版內容根據論壇發言實錄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