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人物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國際 人物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公益組織農村學校營養改善的5年實踐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人物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國際 人物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4年08月1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從“吃得飽”到“科學吃”
公益組織農村學校營養改善的5年實踐

    同學們在“美味菜園”勞動

    河北平泉縣白池溝鎮中心小學的“美味菜園”實踐著中國青基會所鼓勵的“食育”教育

    上課鈴聲響起,剛剛還在校園墻角玩彈弓的馬渝并沒有急忙返回教室,而是迅速跑到操場上的“美味菜園”宣誓主權。“這是我的勞動成果。”馬渝指著一棵黃瓜說。

    和馬渝一樣,在白池溝小學的這塊被稱作“美味菜園”的土地上,全校孩子都有自己勞動的印記。而“美味菜園”的到來則源自于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的“食育”教育。

    作為“希望廚房”的創新升級,2012年中國青基會、中國疾控中心聯合編寫了“食育”教材,開始在馬渝所在的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白池溝鎮小學試點。中國青基會鼓勵所有有條件的學校設立一塊校園自留地作為“食育”課程的實踐基地,并積極開展校園運動會監測學生體質。

    “如何從讓孩子‘無米下鍋’到‘有鍋下米’,從‘吃得飽’到‘科學吃’,這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家蔣建平表示。

    從捐建廚房硬件開始

    “希望廚房”項目開始于2009年,第一家“希望廚房”落戶在希望工程的發源地安徽金寨。

    在項目開始之前,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曾前往農村中、小學調研學生營養狀況,從調研情況來看農村中、小學學生營養狀況并不樂觀。

    古瀾現在是中國青基會伙伴三部部長,她經歷了調研的整個過程。

    “不管住宿、寄宿的孩子都從自家帶著食物來到學校,學校在校內定點的地方為學生建起了很多小爐灶,午餐時幾十個小學生圍著一個爐灶生火做飯的場景甚是壯觀,但背后你會覺得這有著嚴重的安全隱患和營養流失的問題。”古瀾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如果為有廚房條件的學校捐一批廚具會不會更好。

    2009年,古瀾找到一家國際食品企業億滋中國,決定通過給中國內地農村中、小學捐建廚房硬件并培訓校園廚師的方式來改善孩子營養。很快第一座“希望廚房”在希望工程的發源地安徽金寨建成,被命名為“億滋希望廚房”,隨后項目在全國迅速推開。

    “我們不建設廚房,但對接受廚具捐贈的學校會有要求,廚房建設必須符合配備廚具要求,廚房面積多大、層高多高我們都會給出要求,要不捐建幾個飯車還進不了廚房,那就麻煩了。”古瀾說,“這些廚具的供應商選擇的都是國內一、二線品牌,捐建廚具的質量是能夠能到保證的。”

    在建立“希望廚房”的過程中,也不乏有其他公益伙伴加入進來,截至目前,全國“希望廚房”數量已經接近3000所,遍布全國數百個貧困縣。

    向營養教育轉型

    2011年10月26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展試點,范圍包括680個縣(市)、約2600萬名在校生,中央財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標準為試點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初步測算,國家試點每年需資金160多億元,由中央財政負擔。

    同時要求統籌農村中小學校舍改造,將學生食堂列為重點建設內容,切實改善學生就餐條件。

    直到現在馬渝都還記得當初學校補貼3塊錢的情景。一個面包、一個雞蛋、一袋牛奶構成了3塊錢的全部。

    “有時我們并不愛這么吃,每餐都吃這些真有些吃不下去,面包、雞蛋、牛奶放不了幾天就爛掉了。”馬渝說。

    馬渝是住宿生,周一到校,周五回家,但在周一來校前,馬渝媽媽都會給他備上一些吃的帶到學校,除此以外,還會給10塊錢,作為馬渝這一星期的零花。

    但這在趙春東看來,即便是吃得不少,但也還是不能很好解決孩子們的營養問題。

    趙春東是馬渝所在學校河北平泉縣白池溝鎮中心小學的校長,這所有著600多名學生的農村小學,90%的孩子都是住宿生。

    趙春東介紹,“學生家里帶的食物,基本周一、周二就會消滅,10塊錢,周三、四就會花掉,到了周五想著下午放學可以馬上回家了,一般在中午都很少吃飯,這樣營養肯定跟不上。”

    怎樣吃得更有營養,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在這一背景下,中國青基會、中國疾控中心聯合編寫了“食育”教材,并開始了食育教育的探索。“美味菜園”即是其中之一。

    從不適應到發現魅力

    2012年,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白池溝小學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引入了“食育”課程,每兩周一節課。教材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中國疾控中心聯合編寫,旨在為農村中小學科普營養知識,同時建議在學校開辟塊自留地作為勞動技能實踐基地。

    “開設之初,老師們很不適應,從來沒有受過這方面的培訓,再則這也不屬于教育部教學標準內規定的課程,勞動實踐課程還需要做出大量PPT,這對于農村學校教師有些困難,不知從何教起,另外,如何考核也是一個難題。”趙春東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這就是當時遇到的問題,老師積極性不高,教起來費勁兒。”

    “雖然剛開設這門課時,老師們不習慣,但學生們很感興趣,這門課需要實踐的地方很多,孩子們都喜歡到操場上去實踐。正是由于孩子們喜歡,學校也盡最大可能滿足孩子們求知的愿望。”趙春東補充道。

    2013年,為了更好配合這門課程的開展,趙春東將學校一塊面積并不算大的土堆推平劃為了“食育”課的教學實踐基地,將其命名為“美味菜園”,并讓老師指導學生在上面種起了自己喜好的植物,讓學生親身融入其中,更直觀加深對植物的了解。

    沒想到,該課程一經推出,雖然兩個星期一節課才上40分鐘,卻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馬渝一直還記得當初上課和實踐的場景,他說,完全可以用熱火朝天來形容。

    “真的,特別棒!我們可以在上面種各種蔬菜,還可以自己認領,標上記號后,我們相互之間都會攀比,澆水、施肥一氣呵成,等到成熟后可以拿到廚房做菜,吃到自己種的美味,當然積極性高。”馬渝說。

    “食育”教育的日本經

    其實,國際上的食育教育要比國內早很多,日本在食育教育上可謂是走得比較快的國家之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日本就提出了食育教育的理念。

    曾經有過日本考察經歷的古瀾在談起日本食育教育時,對其頗為贊賞。

    “食物是怎樣來的,怎樣才算節約,每天的一日三餐吃什么,不同食物有哪些營養,如何科學搭配膳食,這些日本小孩都會知道,從小普及‘食育’教育將對其今后健康和工作產生很大影響。”古瀾說。

    所謂“食育”,不僅是單純的餐桌禮儀和食品營養搭配,還會加強孩子對環境的愛護之心,從而減少對食物以及資源的浪費。為了讓孩子們認識植物、動物,培養珍惜食物的精神,一般幼兒園都會有一片小菜園,還會養上幾只兔子或小雞。

    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家蔣建平在接受《公益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民間公益組織、企業、科研院所在聯手推動農村中、小學營養改善是正逢其時,加入一些新元素來創新這非常必要。國家不可能包辦所有,社會力量正好進行了補充,國家投入160億經費改善農村地區營養,每生每天3元錢標準,吃飽很容易,但要吃好甚至形成一種科學的飲食習慣還很難,這需要有很長的路走。”

    ■ 公益時報記者 張明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亚洲欧美综合区自拍另类|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国产欧美综合一区|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欧美国产综合欧美视频|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狠狠色综合色综合网络|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 综合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图色40p|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精品女同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区| 综合久久精品色|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