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益與商業一樣,都是以有限的資源來滿足無限的需求,如何合理配置資源配置,如何合理利用社會資源來給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如果將公益比作社會投資,投資回報率即投入的善款帶來社會問題的改善程度。例如真愛夢想使用的是人均能效核算,即年度支出總額除以年末全職員工數,表示平均每一全職工作人員完成的業務金額,人均能效越高,效率越高。真愛夢想在2013年人均能效為90萬元,居全球教育類執行型公益組織的最前列。 而公益效率取決于三個方面: 1.專注如何在廣泛而繁多的社會問題中,選擇相對窄的領域進入,選擇有限的范圍深入,而這樣的專注帶來專業。真愛夢想在教育領域中選擇了相對窄的素質教育領域進入,而深入的過程也是經歷了學習曲線:從開始的鄉村圖書館到現在的多媒體教室,從關注孩子到關注教師的能力提升等。 2.標準化即專業分工帶來的流程標準化的提升。以真愛夢想舉例,從初期僅幾位創始人需要花半年的時間建立一所夢想中心到現在成立了各個專業業務部門,其中建設部5位同事花40天便可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建立夢想中心,成本也由當初的11萬元降至6萬元,一年可建400余家夢想中心。 3.公益組織的資源投入有限,需要利用杠桿原理撬動政府、企業、社會資源投入,且在某個重要的體制點上投入,才能最大程度地放大有限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