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人物
   第07版:封面報道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社會創新
   第11版:新聞明星
   第12版:視覺
   第13版:社會創新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新《環保法》實施后 首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立案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人物

第07版
封面報道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社會創新

第11版
新聞明星

第12版
視覺

第13版
社會創新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5年01月1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新《環保法》實施后 首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立案

    (上接08版)

    而在吳安心看來,環保NGO參與判決執行很有必要。

    “如果判決恢復生態需要被告做100分,被告只做了80分,原告還不能參與實際監督,完全由法院說了算,這樣一判了之的判決對于生態恢復有何意義,這將給被告違法成本留下很大空間。”吳安心說。

    目前,新《環保法》實施后首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尚未判決,若判決勝訴并生效后,環保NGO能否參與判決執行成為關注焦點。

    支持基金啟動

    從2006年起,已連續舉辦8屆的中華環保聯合會民間組織可持續發展2014年年會1月10日在北京召開,以“發揮環保民間組織作用,推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為主題的年會上,中山大學中國公益慈善研究院公布的中國環境保護基金會數量顯示,環保類基金會在國內基金會總量中所占比例較低。

    截至2013年8月27日實時數據,環境基金會數量107家,占基金會數量的3.2%,其中非公募占51.4%,公募占48.6%。而非環境基金會3195家,占基金會數量的96.8%。

    根據《中國基金會發展獨立研究報告(2013)》數據顯示,環境領域并非國內基金會關注的主要領域。2011年全國基金會關注領域前10位也不含有環境。

    老牌環保NGO自然之友宣布,鑒于目前關注環境領域基金會并不多,自然之友將在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會中設立“環境公益訴訟支持基金”專項基金,用于符合環境公益訴訟主體資質的民間環保NGO在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前期階段所需的調查、取證、聘請專家等費用。

    據了解,環境公益訴訟支持基金將采用滾動支持模式,如果由該基金支持的環保公益訴訟案例立案判決獲得勝訴后,并被判獲得相應的辦案成本補償的,基金支持的辦案成本部分應回流至該項基金,用于滾動支持下一個公益訴訟個案。

    目前,“環境公益訴訟支持基金”的首批資金是由阿里巴巴基金會捐資的30萬元,并準備進行多渠道籌資。

    “即便成立環境公益訴訟支持基金資助民間環保NGO進行環境公益訴訟,但力度還很有限,資金池的量也不多,但希望有環保NGO和環境公益訴訟案例能夠找到基金,同時也希望搭建環境公益訴訟行動網絡的這樣一個平臺。”自然之友秘書長張伯駒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

    對話

    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

    法規處副處長李靜云

    《公益時報》:環境公益訴訟的發端是?

    李靜云:環境公益訴訟發端于美國。早期的美國國家環境與目前的中國國家環境十分類似,基本都是在犧牲環境發展經濟,基于此背景公眾對于環境生存的期盼值越來越高,最終公眾選擇拿起法律武器,這樣出現了環境公益訴訟。

    《公益時報》:中國為何要提環境公益訴訟?

    李靜云:推出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并不是為了告狀,面對此起彼伏的環境違法,政府不可能面面俱到,政府的執法能力也無法監管到每個角落。

    環境公益訴訟主要是解決公眾環境問題,走的是群眾路線。對于環境執法部門監督渠道也是一個有效補充。目前,全國環境執法機關的力量約在8萬人左右,但現存在的工業企業全國有150萬家,這其中出現的環境違法事件遠遠超出執法部門能力范疇,通過社會組織參與到環境公益訴訟中,將增大環境部門執法的威懾力,對違規企業也形成監督壓力。

    《公益時報》:環境公益訴訟的目的何在?

    李靜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監督和遏制環境違法行為,現在我們總在提環境污染企業違法成本很低,達不到懲罰目地,希望提高違法成本。如果違法成本是靠處罰來實現的話,永遠都是低的,也達不到威懾作用,但通過環境公益訴訟會使得公眾利益在企業違法成本中得以體現,對企業環境違法進行制約,同時還能使公民個人的私意環境訴訟也可能搭上公益訴訟的快車。

    《公益時報》:對首個環境公益訴訟案例有何期待?

    李靜云:不管判決如何,都對這個案子充滿期待,希望此案能成為新《環保法》實施后環境公益訴訟的標準案例,讓今后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社會組織能參考,也讓環保部門能夠更有力地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張明敏)

    聲音

    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委員、《中國環境觀察》副總編陳文俊:

    新《環保法》明確強調了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其需要執政理念的轉變以及法制觀念的樹立。地方政府對企業要有斷奶意識,不能再大包大攬。以往,一些企業出現環境違法問題,特別是被環保部門發現后,通常會找到當地政府,請政府出面協調,以逃避處罰。如一些企業以設施檢修等為名逃避處罰等。新《環保法》實施后,凡此種種已不是借口,只要排放不達標,法律規定環保部門就可處罰。

    中華環保聯合會法律中心副主任兼督查訴訟部部長馬勇:

    公益訴訟入法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時間,這也是決策者擔心的問題。現在擔心的不是泛濫成災,而是誰會提起公益訴訟,誰敢提?首先是資金,誰能拿出一大筆錢為公益打一場訴訟?其次,很多環保組織都是在當地的,要考慮自身生存,如果地方公益組織敢在地方提起公益訴訟,需要很強的抗壓能力。

    不要對公益訴訟期待太高,這只是一種法律手段,需要很大的資金和時間成本,想通過司法程序去解決環境問題成本是很高的,目前最低成本的還是行政過程。所以對公益訴訟還是要保持一種理性的態度。但公益訴訟肯定會對污染企業起到很大的威懾力,尤其是大的污染企業。

    清華大學NGO研究所副教授賈西津:

    民間環保組織在公益訴訟中要發揮作用。

    首先,這是一種聯合,一種在組織、資源、專業力量的聯合。其次,是一種專業性。首先是環境相關知識的專業性,還有一種專業性就是法律知識的專業性。再次,是一種法治性,公益訴訟是法律的專業事件,不是一個政治事件,也不是越敏感越好,以一種理性的方式,以去敏感化的方式實現理性訴求。

    作為一個法治事件,提出合法訴求,同時自身的行為也要合法。這不是一個正義或非正義的博弈,而是需要基于法律的理性。這也是一種價值倡導性,環境看似是一個污染事件,其實是一個發展問題。在溫飽沒有解決的時候,環境問題就無足輕重了。現在大家關注環境問題,開始反思發展,反思這是我們需要的發展嗎?也開始反思人和自然的關系,反思背后具有很深的價值關懷。

    自然之友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李楯:

    環境法庭的法官是不是要學環境?司法專業的水平和環境專業水平是不一樣的,關鍵是司法專業的水平,而這是我們國家法官普遍欠缺的。另一方面是制度建設和改進,關于資質的問題,這是中國特有的,是計劃經濟的遺留,鑒定機構的資質,原告的資質,這些所謂的資質限定都不應該有。

    (據公開資料整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色窝|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天天综合| 伊人成年综合网|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0|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四虎|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天天久久狠狠色综合| 欧美大战日韩91综合一区婷婷久久青草|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给综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站|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欧美亚洲另类久久综合婷婷| 久久综合成人网|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欧美色综合久久久久久|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网导航|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