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社會創新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專題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4000萬兒童發展需要社會力量投入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社會創新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專題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5年01月2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2014—2020年)發布
4000萬兒童發展需要社會力量投入

    安順市舊州中心小學學生在吃營養午餐

    貧困地區兒童的救助一直是我國公益慈善行業關注的重點。在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下,社會組織的力量應該投向哪些領域,未來的五年內又應該重點關注貧困地區兒童成長涉及的哪些方面,1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給出了答案。

    《發展規劃》指出,我國兒童事業發展還不平衡,特別是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4000萬兒童,在健康和教育等方面的發展水平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這些兒童的發展中“實行政府直接提供服務和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切實保障貧困地區兒童生存和發展權益。”

    設立三大目標:母嬰安全、兒童健康、兒童教育

    “到2020年,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兒童發展整體水平基本達到或接近全國平均水平。”這是《發展規劃》對貧困地區兒童發展提出的總體目標,這一目標被具體落實到三個方面:

    第一,保障母嬰安全。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30/10萬,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下降到12‰和15‰。出生人口素質顯著提高。

    第二,保障兒童健康。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降低到10%以下,低體重率降低到5%以下,貧血患病率降低到12%以下。以鄉鎮為單位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到并保持在90%以上。中小學生體質基本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特殊困難兒童的福利、關愛體系更加健全。

    第三,保障兒童教育。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5%。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教育總體質量、均衡發展水平顯著提高。視力、聽力、智力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0%。

    社會力量介入:政府購買服務、引導各界投入

    在設定目標的同時,《發展規劃》細化并明確了需要完成的具體任務。

    由于促進貧困地區兒童發展是切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也是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所以《發展規劃》首先強調了政府各相關部門的職責與任務。但《發展規劃》同時也提出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發揮社會力量作用。

    首先,鼓勵采取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方式實施兒童發展項目。對適合市場化方式提供的事項,交由具備條件、信譽良好的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和企業等承擔,并和社會公益項目有機結合,擴大公共服務供給。規范政府購買服務程序,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以競爭擇優的方式確定承接主體,并通過委托、承包、采購等方式購買兒童健康、教育、福利、安全等領域的公共服務。嚴格政府購買服務資金管理,在既有預算中統籌安排,以事定費,規范透明。

    其次,積極引導各類公益組織、社會團體、企業和有關國際組織參與支持貧困地區兒童發展。鼓勵志愿者到貧困地區開展支教、醫療服務和宣傳教育工作。加強政府相關部門、學校、公共衛生和醫療機構與家庭、社區的溝通,鼓勵家長參與兒童發展項目的實施。

    兒童營養改善:與政府投入銜接

    根據《發展規劃》對主要任務的分解,結合社會組織等公益慈善力量的優勢,公益慈善行業在貧困地區嬰幼兒營養改善、學前教育階段兒童營養改善、義務教育階段營養教育等方面將大有可為。

    目前,公益慈善力量最為關注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希望廚房、免費午餐等比較著名的公益項目均著眼于依托學校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的營養狀況。在這方面,《發展規劃》提出“各地要進一步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管理責任和配套政策,切實加強資金使用和食品安全管理。因地制宜新建或改擴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伙房或食堂等設施,逐步以學校供餐替代校外供餐。繼續支持各地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試點。”

    在政府投入逐步落實的情況下,公益力量應該如何去做呢?

    《發展規劃》同時提出“加強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食堂從業人員及學生家長的營養知識宣傳教育,引導學生及其家庭形成健康飲食習慣。”在這方面,目前尚無成型的教材、師資力量,值得公益力量關注。當下,已經有“美味菜園”等項目展開了相關實踐與探索。

    此外義務教育階段之外的兒童也應引起關注。《發展規劃》要求“擴大貧困地區困難家庭嬰幼兒營養改善試點范圍,以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為重點,逐步覆蓋到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680個縣,預防兒童營養不良和貧血。”“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實際,以多種方式做好學前教育階段兒童營養改善工作。”

    嬰幼兒營養改善、學前教育階段兒童營養改善這兩個政府沒有完全覆蓋的領域,需要公益力量的投入。

    兒童醫療衛生:弱勢人群仍需社會力量投入

    在兒童醫療衛生方面,《發展規劃》強調政府在提供覆蓋所有兒童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同時,要逐步提高兒童醫療保障水平與能力,這也就意味著重病患兒等貧困地區兒童中的弱勢人群仍需要社會力量的投入與關注。

    重大疾病救治方面,《發展規劃》提出“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加大兒童醫療救助力度,做好與大病保險制度、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銜接,進一步提高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唇腭裂、尿道下裂、苯丙酮尿癥、血友病等重大疾病救治費用保障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了重視。要求建立健全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重點加強對留守兒童和孤兒、殘疾兒童、自閉癥兒童的心理輔導。加強班主任和專業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設,使每一所學校都有專職或兼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此外,學生飲水安全和學校環境衛生在硬件建設方面需要投入。《發展規劃》指出要結合實施國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多渠道加大投入,統籌考慮和優先解決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農村學校飲水問題,實現供水入校。對無法接入公共供水管網的學校,就近尋找安全水源或實行自備水井供水。定期檢測學校飲用水,保障水質達標。加強農村學校衛生廁所、浴室等生活設施建設,為學生提供健康生活環境,從小培養文明生活習慣。

    兒童教育保障:不僅是義務教育

    在兒童教育保障方面,《發展規劃》列出了嬰幼兒早期保教、學前教育、農村義務教育、農村學校信息化建設、學生安全成長等五個方面的任務。其中嬰幼兒早期保教等長期被公益慈善力量忽視的需求得到了強調。

    第一,提供科學早教服務。《發展規劃》提出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普及早期保教知識,鼓勵媒體開辦公益性早教節目(欄目)。建立城鄉幼兒園對口幫扶機制,組織專家和有經驗的志愿者到邊遠地區開展科學早教服務。

    第二,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原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和動員社會力量招募大中專畢業生志愿者開展巡回支教,中央財政予以適當補助。完善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

    第三,解決農村義務教育突出問題。主要包括貧困地區合格教師缺乏、寄宿條件不足、大班額、上下學交通困難、基本教學儀器和圖書不達標等。

    第四,推進農村學校信息化建設。在接入寬帶網絡等硬件建設的同時,《發展規劃》對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享格外重視。要求大力推進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加強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建立面向農村的數字教育資源應用平臺。

    第五,保障學生安全成長。預防和控制兒童意外傷害。對兒童人身傷害案件依法從重查處。采取就近入學、建設寄宿制學校、發展公共交通、提供校車服務等措施,方便學生安全上下學。凈化校園及周邊治安環境,維護學生安全和校園穩定。

    特殊困難兒童:健全制度、服務體系

    社會輿論最為關注的孤兒、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殘疾兒童、流浪兒童、留守兒童等特殊困難兒童的健康成長,被作為單獨一節列出,對這一類兒童的教育和關愛,《發展規劃》更強調制度及服務體系的建設,社會公益力量有必要融入體系之中。

    首先,要完善特殊困難兒童福利制度。政府將提供各類生活、康復補助等基本保障,公益力量則可以提供相應服務。《發展規劃》就提出探索適合孤兒身心發育的養育模式,鼓勵家庭收養、寄養和社會助養;基本實現每個地級城市都建有一所專業化殘疾人康復機構。

    其次,保證殘疾兒童受教育權利。積極創造條件,擴大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規模,鼓勵農村殘疾兒童就近接受教育。積極推進全納教育,使每個殘疾兒童都能接受合適的教育。為做到這一點,《發展規劃》提出了醫教結合、送教上門等措施。

    再次,完善兒童社會保護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現有流浪兒童救助保護制度的作用,探索建立兒童社會保護“監測預防、發現報告、幫扶干預”反應機制,推動建立以家庭監護為基礎、社會監督為保障、國家監護為補充的監護制度。將兒童保護納入社區管理和服務職能,動員社區學校、幼兒園、醫院及其他社會組織參與兒童保護工作。建立兒童社會保護工作機制和服務網絡,將救助保護機構擴展為社會保護轉介平臺,面向社會開展兒童權益保護服務,最大限度改善困境兒童生存狀況。

    最后,健全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學校對留守兒童受教育實施全程管理,注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和親情關愛,及早發現和糾正個別留守兒童的不良行為。強化父母和其他監護人的監護責任并提高其監護能力,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引導外出務工家長以各種方式關心留守兒童。依托現有機構和設施,健全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組織鄉村干部和農村黨員對留守兒童進行結對關愛服務。開展城鄉少年手拉手等活動,支持為農村學校捐建手拉手紅領巾書屋,建設流動少年宮,豐富留守兒童精神文化生活。

    ■ 本報記者 王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国产综合欧美视频|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狠狠色婷婷七月色综合|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视频日本综合a一区二区视频| 无翼乌无遮挡全彩老师挤奶爱爱帝国综合社区精品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欧美色综合久久久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欧美在线观看综合国产| 小说区 图片区色 综合区 |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亚洲 综合 欧美在线视频|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亚州欧州一本综合天堂网| 狠狠色色综合网站|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伊人成色综合网|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