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編者按 畢節,一直以一種近乎悲慘的方式將公眾的目光匯聚在這里。2012年,5名孩童悶死垃圾箱后,畢節市市委市政府表態,設立留守兒童關愛基金,市、縣(區)財政每年拿出經費約6000萬元用于保障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但當地村民表示,村里至今沒有留守兒童檔案,也沒有相關財政專項基金來關愛留守兒童。時隔3年,另外4名留守兒童的離開,讓人們又想起來這些年畢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留守兒童近7000萬人,包括城鄉流動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 而一再報道發生在留守兒童、流動兒童身上的悲劇,絕不僅僅是為了喚醒人們的悲憫,而是為了盡快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方式,家、政府、社會組織、公眾,都不再缺位。 關注,是為了警醒,為了改變。 ■ 本報記者 王勇 6月9日,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茨竹村張啟剛等4名兒童在家中服農藥致死。消息傳來,在被刺痛內心的同時,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又是畢節?為什么又是留守兒童? 2012年11月,也是在畢節,5個男孩在冷雨夜躲進垃圾箱生火取暖,結果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他們同樣是留守兒童。 “悲劇不能一再發生。”得知事件發生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十分關切并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對各地加強督促,把工作做實、做細,強調臨時救助制度不能流于形式。 避免悲劇重演,需要找到悲劇發生的原因。貧困、教育、心理,究竟是什么出了問題,我們是否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貧困有低保救助 民政部新聞發言人陳日發12日表示,獲悉輿情后,民政部高度重視,立即責成貴州省民政廳組成工作組赴當地了解情況。工作組通過實地調查、走訪群眾、查閱低保救助檔案等方式,初步掌握了4名留守兒童及家庭基本情況,貴州省民政廳已向社會公布。 從公布的情況可以看到,張啟剛等4名兒童的父母從2012年第二季度起被納入農村低保;2014年低保享受對象變更為張方其、張啟剛。2012年,該戶領取低保金1275元,2013年領取1760元,2014年領取2124元,2015年1—4月領取768元。2013年春節領取一次性生活補助金400元,冬春救助糧30斤;2014年領取春節一次性生活補助300元,冬春救助糧30斤。經統計,2012年4月至今,該戶共領取低保金等民政救助資金6627元。 該戶銀行存折余額為3586.02元,其中低保金為786.02元。 該戶擁有磚混結構三層樓房,約200平方米,于2011年修建。據當地村民介紹,該房屋建筑成本在10萬元以上,修建時獲得政府農村危房改造資金1萬元。 據村干部及當地村民反映,該戶生活水平在當地屬中等水平。很顯然,貧困、社會無著至少不是這起自殺事件的主因。 實際上,低保等社會救助措施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對貧困留守兒童的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據民政部發布的2014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有農村低保對象2943.6萬戶、5207.2萬人。2014年全國農村低保平均標準2777元/人/年,比上年提高343元,增長14.1%;全國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129元,比上年增長11.4%。 盡管水平不高,但對貧困問題,我們已經開始進行系統性的社會保障機制建設。 學習有義務教育 生活之外,對留守兒童而言,學習是另一個成長過程中的主要活動,也是社會上大多數愛心的出口——助學與扶貧幾乎是人們心中全部的公益慈善。事后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中也可以從反面印證這一點。 七星關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黔、教育局局長葉榮和田坎鄉茨竹村包村領導薛廷猛被停職檢查;七星關區田坎鄉黨委書記聶宗獻、鄉長陳明福被免職。畢節市和七星關區已經成立聯合調查組,對該事件進行深入調查,待調查結束后,將視情節對七星關區田坎鄉分管教育的黨委委員、政法委書記胡海峰,七星關區田坎鄉教管中心主任潘峰,田坎小學校長曾興玉,田坎鄉茨竹村黨支部書記高華成,七星關區駐田坎鄉茨竹村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組長錢波,4名死亡兒童的結對幫扶教師楊小琴做相應的紀律處分,涉嫌犯罪的將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從區教育局到教師各級教育部門均有人被處理。但很明顯,就目前的證據來看,此次自殺事件并不同于之前多次發生的由于學校與學生、老師與學生沖突導致的學生傷亡事件。 (下轉0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