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基金會代表機構(2014)年度工作報告已經登記管理機關審查通過,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現予摘要公布。 一、基金會基本信息
二、代表機構基本信息
三、公益活動情況 1.公益支出情況單位:人民幣(元)
2.公益項目情況 能源基金會(美國)北京辦事處2014年8個子項目共資助包括中央和地方的100余家研究單位。基本情況簡介如下: 建筑節能項目:1)家用電器能效標準和標識:支持中國家電行業低碳制造與綠色供應鏈研究;支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政策研究;支持多種熱水器統一能效評價體系研究;支持非CO2溫室氣體減排的中國房間空調器回收機制研究以及天然制冷劑丙烷房間空調器市場化政策研究。2)建筑節能:支持中國建筑能效提升工程;支持建筑領域需求響應控制策略與市場機制研究;支持基于監測平臺的建筑能耗數據的信息公示與對標研究;支持中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推廣路線圖研究。3)綠色建筑與可再生能源利用:支持基于能源大數據平臺的綠色校園建設的機制與策略研究;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城市管理政策研究;支持青海省可持續建筑能源規劃研究。 工業節能項目:1)工業節能政策和標準的制定和完善:支持中國“十三五”節能規劃的相關研究;新形勢下能評發展路徑研究;中國工業園區生態化發展及國家級經開區綠色發展信息平臺建設及推廣等。2)重點耗能工業企業最佳實踐的示范和規模化:支持推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試點實施;循環經濟發展路徑和模式研究;山西省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的能力提升;江蘇省園區循環化改造評價和新建工業園區循環化準入體系研究等。3)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的能力建設:支持甘肅省能耗限額標準實施機制和節能監測體系能力建設的相關研究;工業節能政策地方實施效果評估的相關研究;區域合作平臺建設;2014中國工業節能進展報告和中國能效投資年度進展報告。 電力項目:1)電力需求側管理:支持國家政策的研究制定及實施能力建設;支持地方試點工作及能效電廠建設;支持電力公司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組織業內研討、培訓等。2014年重點支持了電力需求側管理城市綜合試點、需求響應等工作。2)清潔高效電力系統:支持與電力系統優化運行相關的政策研究和實施能力建設;支持電力行業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與行動計劃研究;支持天然氣分布式電源的開發利用。2014年重點支持提高電力系統效率研究、優化天然氣開發與利用政策研究、頁巖氣發展及環境影響初步評價等工作。3)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及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發展:支持煤炭總量控制、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政策研究。2014年重點支持煤炭中長期需求及消費研究、京津冀地區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研究等工作。 可再生能源項目:1)完善國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法規體系: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重大問題研究;為《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景暨途徑研究》提供模型工作國際技術支持,并舉辦電力轉型國際研討會;支持舉辦新能源沙龍系列活動。2)推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電網的規模化發展:分布式發電技術路線圖研究;新能源城市實施方案研究;中美島嶼能源與微網研究和示范;組建中國光伏投融資聯盟;北京市新能源應用評價及能源結構調整方案研究;福建省新能源技術綜合利用與產業發展研究。3)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研究:促進可再生能源有效發展的風火聯合優化運行研究和電力系統規劃方法研究;并網研究的能力建設和數據標準化工作;風電并網對系統單位發電量的能耗和排放影響分析;天然氣調峰電價機制研究;青海省大規模光伏發電并網研究及國際技術支持。 交通項目:1)提高機動車燃油經濟性:支持乘用車第四階段燃料消耗量標準、輕型商用車第三階段燃料消耗量標準和輕型車燃料消耗量標識標準修訂的研究工作。2)降低移動源污染物排放:支持開展船舶排放清單研究;支持在用車符合性調查研究和油品質量調查研究;支持大氣法修訂和機動車污染防治條例的研究工作;支持老舊汽車淘汰實施方案的研究。3)推廣新能源汽車:支持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效果進行評估;支持全球電動車政策和法規對比與經驗總結。4)推動綠色貨運:支持全國綠色貨運車輛和綠色貨運企業標準研究;支持北京綠色貨運與綠色車隊評估體系研究;支持城市及區域綠色物流及配送示范方案研究。 可持續城市項目:1)示范項目:支持合肥市瑤海灣新區、濟南市新東站以及廈門市馬鸞灣可持續新城規劃項目,上海市浦江岸線公共空間以及慢行系統提升改造項目。2)國家政策:支持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公共設施規劃規范、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設施評價辦法等政策研究,支持交通運輸部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滿意度評價辦法、城市公共交通票制票價規則等的政策研究。3)培訓與推廣:支持開展可持續城市發展為主題的市長培訓,教育和培訓地方決策人員。支持中國低碳生態城市大學聯盟的有關活動,培養低碳生態城市領域的高級和后備人才。 環境管理項目:1)綜合環境監管:支持環境保護部對外合作中心及美國睿博能源智庫(RAP)等召開中美大氣污染法律監管圓桌討論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訂工作。2)空氣質量管理:支持清華大學、中國清潔空氣聯盟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等機構開展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可達性評估及政策建議;支持在江蘇、北京等地開展清潔空氣試點;支持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的運行;與環境保護部對外合作中心合作支持成立中國清潔空氣城市網絡;支持空氣質量管理領域的相關論壇和培訓;支持SEE基金會建立衛藍基金。3)化石能源生命周期環境影響評價;支持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開展中國能源與水資源政策路線圖研究,支持環境規劃院開展煤炭環境外部成本核算;支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開展煤炭開采環境監管研究,支持世界資源研究所開展煤炭與水資源政策研究。 低碳發展之路項目:1)能源與氣候綜合政策研究:支持《重塑中國能源》課題研究,解讀重塑能源對促進中國能源轉型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支持“中國盡早實現排放峰值的可行性和路徑研究”綜合課題。2)地方實施能力建設:支持國內外研究機構共同開發和推廣低碳城市節能對標工具(BEST Cities);參與發起“綠色低碳發展智庫伙伴”并支持秘書處運營。3)長效市場機制:為推動建立綠色財稅制度體系,啟動一系列綜合性課題“中國綠色財稅制度研究”;推動國內碳交易試點地區和加州在碳交易方面深入合作;組織三地試點的技術骨干赴美開展碳交易機制培訓。 四、財務審計報告 我們認為,除 “三、導致保留意見的事項”,所述未能實施審計程序可能產生的影響外,能源基金會(美國)北京辦事處財務報表已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能源基金會(美國)北京辦事處2014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以及2014年度的業務活動成果和現金流量。 審計機構:北京中立誠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五、登記管理機關意見: 合格 民政部 2015年6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