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4日至15日,第四屆中國教育公益組織年會在成都舉行。本屆年會主題“慧聚——教育變革促進教育公平”,這呼應了在互聯網時代新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教育領域發生的各類變化。年會意在協助教育公益組織打開眼界,關注在互聯網等新技術迅猛發展所觸發的教育變革的多種可能性及教育公平面臨的新問題,并對教育資源有新的認識和整合方式,啟發公益組織的思考,增進彼此間的交流、學習與合作,共同促進中國教育公益事業的發展。 “教育公益組織年會”自2009年起兩年舉辦一屆,對當前教育公益組織的發展狀況進行系統梳理;對熱點教育問題與教育公益組織發展問題進行研討;促進教育公益組織實踐探索案例的交流與學習;也是民間教育行動者之間信息激蕩、交朋會友、資源對接的聚會,集體發聲與展示的平臺。以往的中國教育公益組織年會都由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與21世紀教育研究院為各NGO搭臺唱戲,今天的第四屆年會他們也積極引入了更多合作方。今年由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21世紀教育研究院、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主辦,成都螢火公益發展中心承辦,教育公益聯盟協辦。浙江敦和基金會、香港樂施會為年會提供了資金支持。 四川省文明辦賈東波表示:公益機構遠道而來為的是一個共同目標,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我們在跟孩子們打交道當中深深感到公益組織是一個強大力量,也借此機會感謝公益組織長期對四川地區的幫助,四川有2300萬未成年人,其中1000萬生活在農村,有留守兒童368萬。目前四川統計數據顯示,四川連片扶貧地區還有88個縣,1萬個貧困村。我們希望能夠與更多的公益組織長期合作,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Aha社會創新學院創始人顧遠的發言主題為《打開我們的教育想象》,通過分享諸多國內外前沿教育創新案例,強調“教育變革應該從挑戰假設開始”;廣東新南社會發展中心與11家NGO組織進行了訪談,并發布《公益人對教育創新的“思”與“痛”》的報告,通過細致的調查數據報表分析,揭示了教育公益人眼中中國教育現狀中潛伏的四重危機,以及為了應對這四重危機,NGO教育組織怎么理解互聯網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所扮演的角色。 同時,年會在往屆教育公益組織名錄收集及分類整理基礎上發布了“公益產業鏈”,激發教育工作者關注到教育公益的現狀。教育公益組織數量雖多,但未形成規模。真愛夢想基金會理事長潘江雪在會上倡導教育公益組織加強與媒體大眾的溝通,公益品牌的傳播與建設仍待提高等;在產業鏈的基礎上形成一個合作共創的“生態圈”。 (菅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