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
   第10版:專題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年檢
   第14版:年檢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中國煤礦塵肺病防治基金會(2014)年度工作報告摘要
行走在城市隱蔽角落的社工

版面目錄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

第10版
專題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年檢

第14版
年檢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5年12月0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行走在城市隱蔽角落的社工

    ■ 見習記者 皮磊

    在北京市西城區活躍著這樣幾位80后、90后,他們是北京和風社工事務所的普通社工,和同齡人一樣陽光熱情,對生活充滿自信。但他們又和其他人不一樣,因為工作性質,他們關注的焦點是露宿街頭、無家可歸的人,他們走訪的地方是常人不會注意的天橋底下、地下通道以及城市隱蔽的角落。

    為改變高校學生對街頭流浪者的認識,增加大眾對社工工作的了解,11月25日,北京和風社工事務所高校巡回展來到了巡展的第七站——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北京本部。而此前,為對夜間露宿者生活進行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組織了第三期野宿活動,在深夜探訪露宿者,并對他們的最新需求進行調查。

    誕生源于信念

    2011年,張瀟和他的小伙伴先后進入社工領域,從事一線社工工作。當時,他們服務于北京市第一支深宵外展隊——在夜里尋找夜不歸宿的青少年,并對他們提供幫助。后來,他們在夜間工作中發現很多無家可歸、露宿街頭的人,尤其是在冬天,這些人的數量超過了夜不歸宿的青少年。但由于原機構服務領域的限制,他們不能為這些人提供幫助。

    有感于此,張瀟決心將服務的重心轉向街頭露宿者,專心把一件事做好。2014年5月,北京和風社工事務所開始運作。他們將事務所服務的對象稱為“露宿者”,而不是公眾意識中的“流浪乞討人員”。據張瀟介紹,在我國臺灣地區,人們將街頭流浪者稱為“街友”,即住在街上的朋友;而在香港地區和其他一些國家,人們往往將這一群體稱為“露宿者”,即居住在外面的人。張瀟和他的同事覺得“露宿者”這種說法比較中性、不帶歧視色彩,因此采用了這一叫法。

    目前,事務所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政府購買服務和提供收費服務,另外他們還會主動聯系企業,接受企業捐助,為露宿者提供衣物、食品等保障性補給。不過由于人員力量的限制,目前事務所的服務范圍僅限于北京市三環以內,包括西城區、東城區和豐臺區等區域。為方便開展工作,在成立事務所之前,張瀟曾花了7個月的時間對三環內的露宿者進行了摸底調查,掌握了露宿者數量的變動以及人員構成的基本情況。“最多的時候,三環內的露宿者約有四五千人,最少的時候有四五百人左右。這些人之中有來京務工滯留人員、長期的流浪漢,包括一些患有精神障礙的人,此外還包括臨時遇到困難的人、來北京尋夢的街頭藝人、乞討人員等等。此外,街頭的苦行僧如果有需求我們也會為他們提供服務。”

    服務:物質與精神并重

    事務所墻壁上貼著他們的工作內容,包括四季訪問、手工工作坊、保障性補給、協助找工作、移動電影院等10項。其中,四季訪問被放在了第一位,這也是他們工作的重點之一。

    張瀟介紹說,四季訪問即每年分四次對露宿者進行摸底調查,以便及時掌握露宿者的動向。事務所會跟西城區民政部門和救助站合作,每次摸底調查結束后,他們都會向上述部門提交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包括露宿人員的變化、最新需求以及事務所做的工作、遇見的問題等等。根據他們提交的報告,民政部門和救助站會相應地調整自身的工作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現在社工可以參與到社會救助程序當中,由我們先一步進行調查,并將露宿者的需求反饋給民政部門或救助站,之后他們再采取相應措施。”對于這一進步,張瀟很是高興。

    據另一位社工袁菁介紹,目前事務所共有五名正式社工。一般情況下,他們每周至少會進行三次外展調查,每次會派出一個由兩到三人組成的調查小組,而且每兩周會進行一次跟進調查,以了解露宿者的最新情況。“露宿者的流動性比較大,在不同時期他們的需求也不同。比如遇到氣溫驟降、雨雪天氣等不可預估的情況,露宿者會出現新的需求。所以我們必須通過不斷跟進,及時了解并處理露宿者的情緒和需求。”

    此外,每年還會有很多高校志愿者、社工專業的實習生加入到他們的隊伍。袁菁談到,實習生進入機構以后,會有正式的社工帶領他們開展工作,比如熟悉周邊的環境、介紹同露宿者打交道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項等。但由于基本都是社工專業的學生,在兩周或最多一個月以后,這些實習生就可以單獨開展工作。“下周我們將迎來一批社工專業的實習生,他們的加入壯大了我們的力量,這樣我們每天可以派出多個外展隊,服務范圍和工作效率也會提高,我們也能為露宿者做更多的事情。”

    針對露宿者的具體情況,社工們也會制定不同的服務計劃,比如幫助來京務工滯留人員做簡歷、找工作等。目前,事務所的個案案例已達113個,檔案資料裝滿了整整一櫥柜。“近期我們將聯系一位年輕的流浪者,他的情況比較特殊,從小失去父母,十幾歲開始流浪。目前他已經走遍大半個國家,下一步會到北京。我們希望和他商談一下,為他找一份工作,畢竟他今年才24歲,生活還有很大的希望,但我們會尊重他的意愿。”對于能幫助流浪者解決實際問題,袁菁感到特別興奮。

    但張瀟和他的同事在與露宿者接觸的過程中都深深地體會到,其實露宿者最需要的還是陪伴,他們需要心理和精神上的關懷。“哪怕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家常,幫他們解決一些非常微小的事情,他們都會感到很高興。”

    改變公眾認知任重道遠

    張瀟認為,目前公眾對露宿者這一特殊群體的了解十分淺顯,而這也是社工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題。“露宿者的力量非常單薄,他們不會主動發聲,因而我們應加強媒體報道,對公眾進行正確引導,逐漸改變社會對這一群體的認知;另一方面我們對這一群體的定位應趨向客觀,改變公眾的刻板印象。”他舉例說,媒體報道中如果使用“救助流浪乞討人員”等字眼,從根源上就已將這一群體定性為弱勢群體或需要救助的對象,容易造成誤解;如果換一種說法,比如“關護露宿者”,就會給公眾帶來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公眾對他們的印象也會有所改觀。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事務所每年都會進高校做巡展,今年他們的計劃是做10場。社工們覺得到高校做展覽、宣講,能夠讓大學生了解這一群體的情況,從而影響他們的思維方式,這樣他們進入社會后能夠客觀地認識、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

    采訪的最后,張瀟引用了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最著名流浪漢彼得·比斯去世時說的一句話——“他就像一個鄰居,只不過沒有房子”。這句話就寫在他們辦公室的墻壁上,而這句話也充分說明了他們對待露宿者以及社工工作的態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偷自拍视频区综合视频区|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成人综合洲欧美在线|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 高清欧美色欧美综合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 欧美综合区综合久青草视频|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_久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五月天激情综合|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美国十次狠狠色综合|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91成人亚洲综合欧美日韩|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